成都三代试管成功率(高中化学考点突破| 考点01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2) 成都试管婴儿 50 0

大家好,这里是油碟学姐~

作为高中化学90+选手,我要带你们一点点攻破每一个考点!

话不多说,上干货!

今天是第一个考点: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知识整合

1.热源仪器

2.可加热仪器

(1)直接加热仪器

注意:(1)移动试管用试管夹,移动蒸发皿和坩埚用坩埚钳。

(2)熔融固体NaOH不能用瓷坩埚,而使用铁坩埚。原因是NaOH能与瓷坩埚中的成分SiO2发生化学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

(2)垫石棉网加热仪器

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圆底烧瓶液体体积约占其容积的 ~锥形瓶可作反应器,滴定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烧杯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三颈烧瓶三颈口一般放置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分液漏斗等

3.常用于分离、提纯的仪器

4.计量仪器

5.其他常用仪器

重点考向

考向一 常用仪器的识别及使用

1.仪器类别的选择

(1)量器的选择

若只是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用mL作单位,保留一位小数)用量筒;若精确量取液体的体积(用mL作单位,保留两位小数)用滴定管,若是酸性溶液或强氧化性溶液或有机试剂选酸式滴定管,若是碱性溶液选碱式滴定管。

(2)容器的选择

少量液体实验或物质的性质实验用试管;较大量液体的实验用烧杯或烧瓶;需蒸发、结晶用蒸发皿;若对固体高温灼烧则用坩埚;组装含较多药品的气体发生装置一般用圆底烧瓶[或锥形瓶或广口瓶(不能加热)];蒸馏或分馏用蒸馏烧瓶。

(3)漏斗的选择

若只是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或进行过滤用普通漏斗;若是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可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若是组装气体发生装置且要求控制反应速率或进行分液则用分液漏斗(或根据其原理用长颈漏斗和小试管改装)。

(4)除杂仪器的选择

所用除杂试剂是固体一般用球形干燥管或U形管,所用除杂试剂是液体一般用洗气瓶。

(5)夹持器的选择

夹持试管加热用试管夹;取块状、片状固体药品或砝码用镊子;夹持蒸发皿、坩埚或进行长条状固体燃烧实验用坩埚钳。

2.同种仪器规格的选择

(1)量器

选择容量瓶、量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等时,选择规格等于或大于(尽量接近)所需液体体积的量器;选择温度计时其量程应大于所需测量温度。

(2)容器

选择烧杯、试管、烧瓶、锥形瓶等时,选择规格一般由实验所提供的药品量和仪器在常温或加热时的装液量标准共同决定,以防液体在振荡、加热等操作中溅出。

典例分析:

典例1 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解析】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胶塞,一般用玻璃塞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A项错误;水和乙酸乙酯互不相溶,用分液漏斗分离,B项正确;用量筒量取液体只能精确到0.1 mL,C项错误;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应遵循“一平二放三滑入”的原则,D项错误。

【答案】B

变式拓展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来源:http://Zxxk.Com]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③⑥ D.③⑤⑥

易错警示规避计量仪器使用时的4个易失分点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2.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无“0”刻度,小刻度在下方。3.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0”刻度在接近上口处。4.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值为容量瓶的容量值。

考向二 仪器的组合与创新

1.广口瓶的4种用途。

广口瓶与导气管连接后可有多种用途(装置如图):

①洗气瓶:A进B出,如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②集气瓶:若A进B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若B进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

③贮气瓶:广口瓶中盛满液体,B进A出,如多余的有毒气体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贮存。

④安全瓶:在气体的制取与性质验证实验中连接该装置(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质),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安全瓶的作用(进气口为B或广口瓶中A管长度同B管一样短)。

2.球形干燥管的多用途

A       B      C

装置A可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

①检验。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蒸气的检验。

②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或防止空气成分干扰实验。定量测定时,通过干燥管差值确定被吸收气体质量;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的影响,所以吸收气体的装置后还要另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或二氧化碳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

③尾气吸收。可用于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时可吸收HCl、Cl2、SO2等。

装置B为尾气吸收装置,可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装置C是一种“随制随用,随关随停”制备气体装置,可用于H2、CO2的制取,也可用于铜与硝酸的反应。

3.其他仪器的创新应用

典例分析:

典例1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制取少量CO2气体时应用稀盐酸和CaCO3,A项错误;可以通过U形管左右两端的液面差验证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B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将FeSO4溶液与空气隔绝,D项错误。

【答案】B

变式拓展:

2.(1)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作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图甲所示的气体简易发生器,该装置中装有铜丝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写两种) 。

(2)若将铜丝隔板改为铁丝隔板,则该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用图乙所示(夹持仪器省略)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乙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为淀粉−碘化钾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若A为浓硫酸(70%),B为Na2SO3,C为酸性KMnO4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若A为30%的H2O2溶液,B为MnO2,C为饱和H2S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⑤若A为稀盐酸,B为大理石,C为Na2SiO3溶液,旋开E后,C中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祝点赞的同学化学高分!

这里是油碟,愿生活除了小龙坎没有别的坎!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