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做了三年试管,经历了三次促排、七次移植的试管老司机,在试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曾经回答过多次相关的问题,这次准备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谈,侧重于讲讲准备去见试管医生了,该准备什么。 在如何选择试管医院的部分,可以参考这一问答: 老司机桃妈懂你~ 马上就贴心总结这几点,你们快看看能不能用起来吧! 很多人可能会问了,看病去看就是了,还讲什么心态啊? 不管你承不承认,面对医生,我们多少还是会有点发虚发怵,不太自然。据我肉眼观察,尤其是咱们这些因为暂时的不孕不育而求助试管的姐妹,心理上往往普遍比较脆弱。 医生一问:备孕多久了?做过什么检查没有?有的姐妹就不免想到自己的血泪备孕史,絮絮叨叨,甚至哽咽抽泣说上半天,这就很容易重点跑偏、耽误时间。 我们在就医之前,必须先把心态给摆正了——这里不是发牢骚吐苦水的地方,也不是发脾气摆架子的地方。(没错,我就见过病人及家属因为试管失败在医院大闹,而被保安架了出去)。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生殖中心就是主打“生”。如果是想找个地方倾诉备孕压力,请找心理医生好好谈谈,而不要被“废话”耽误宝贵的就诊时间。 就诊时,尤其是第一次就诊、或是在人满为患的公立医院中,少说点主观感受,尽量多用数据、报告等结果来说话,将更高效直接,节约彼此的时间。 还有,真的强烈不建议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比如有的姐妹因为之前恋爱时打过胎,那可以在老公不在场的情况下告知医生,而不要选择拒不告知,以免影响医生的准确判断。 咱们是来让医生发现问题,并期待解决问题的。医生与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队友,他们也想我们早日成功,需要彼此多了解、多熟悉,唯有信任才能双赢。可千万不要当猪队友隐瞒病史,给自己挖坑啊。 心态上先准备好后,就到了各项资料准备了。 最最基本的,3个W(WHO、WHEN、WHERE)别搞错。也许你们觉得很可笑,怎么可能会搞错嘛?!但群里真的时不时就有这样迷糊的姐妹,搞错日期、约错医生,甚至跑错分院。 现在很多医院都是采用公众号或者小程序预约抢号,提前一周抢下一周的号,如果记性不好,建议设个手机备忘录,或者请家人帮忙提醒一下。 其次,初诊时要尽可能地带上手头有的资料。 现在不少医院生殖中心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提前了解一下要做试管的流程步骤、检查项目等。公众号上很容易就Get到如下信息,一目了然: 可以按照医院罗列的检查项目“盘点”下自己手头上的报告(年度体检时心电图、胸片等基础检查一般也可以用哦),按照顺序排列、打勾记录。 如果是已经历过试管,中途换医院或者找专家问诊,不妨像我这样列个之前试管的基本情况,比起用嘴巴噼里啪啦地说半天,要更清晰高效。 我之前是手写了这样一页纸,在换医院第一次就诊时就给医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写这张纸的时候,我也还是个试管小菜鸟,现在作为老司机了,再回头看,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我大概粗略地打了个样,你们参考看看: 对了,我在换医院时,特地回第一个医院要了一个专业的试管情况说明,用专业术语、各种缩写记录了我用什么药、每天多少剂量等详细信息。 如果有这样的专业版本,更事倍功半得多。 各种报告可以用单页透明的文件夹装起来,并在右侧用便条纸做好编码备注,方便翻找,也不容易乱,初次就诊时带上。一般新到一个医院,医生会根据你之前的情况,按照他们自己的风格,做好记录。 现在可能都是电子版病历,直接录入到系统里,再到这个医院时,卡一插就能看到,挺方便的,第二次就诊就不一定要带着这个文件夹了。 我是喜欢用纸笔写出来,比起记在手机更方便给医生查阅回答。 要知道,医生一天面对那么多病人,讲那么多重复的话,能让他们省时省心一些,很可能在初诊时就给医生护士留下“眼前一亮”的好印象。 “小投入、大回报”,做好这些细节,说不定能让自己的就医路更顺利一些呢~ 做好心理准备、资料准备后,就医时一定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谦虚的态度。 对于医生说的话,听不清、听不懂的,我一般都会问个明白。如果是面对专家时间有限,我也会再问旁边的助手或者护士。 脸皮厚一点,笑脸多一点,不要怕被骂,更不要和医护人员顶嘴吵架。 毕竟万一搞错了记漏了,损失的是我们自己啊! 如果是怕自己记不清楚的,也可以在征询医生护士同意之后,看能不能手机录音录像的方式先保存起来,回去多听几遍。 如果老公有陪同就诊的,也可以让他别刷手机了,齐心协力做好记录。 试管中其实有不少小TIPS,是要靠自己多问的。随便罗列几个: 比如在面临养囊选择时,可以多问问能不能先把卵裂胚冻一两个优质胚胎起来,以免万一养囊全军覆没的悲剧; 要打需冷藏的针剂时,可以问问护士有没有冰块、便携药包提供,以便带药回家,一般是可以租用/借用的方式,打完这个周期的针后再归还; 在结束问诊前,不妨追问一下医生,万一下次复诊没抢到号怎么办,能不能临时找护士加号,或者可以挂同个团队里哪位年轻医生的号; 虽然每次就诊排队、等待、拿药、往返,至少都需要大半天,挺累的,但如果可能,尽量在心里对这次就诊流程做个复盘。 不用什么正式的形式,哪怕就是在心中过一下: 今天这个医生态度怎么样、与之前看过的医生相比有什么优缺点、今天提了哪几点要注意、下次什么时候复诊、怎么挂号什么、还要补充哪些检查…… 都说“温故而知新”,我往往回家后会在心中默想一遍今天就诊的各个细节,也会想想下次车怎么开、先去抽血还是先去B超、抢几点的号更合理……以便让自己更高效就诊。 看个病,都搞得像SOP流程一样,这也许是我这只曾经的理科实验狗的“变态”之处。 分享出来,抛砖引玉,你们有什么宝贵经验心得,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吧~一、就医心态
二、资料准备
三、就诊时
四、就诊后
,双一流专业理科硕士。
六年血泪备孕史,熬成备孕达人;三次促排七次移植,练就试管婴儿老司机。
希望陪你一起快乐孕育,认真生活!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