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社保十年新变化!与大家密切相关
很多人都会感叹
深圳是个 充满幸福感的城市
幸福感体现在哪呢?
是随处可见的街心公园
是地铁站里的贴心母婴室
是斑马线前礼貌给行人让路的汽车
是网上预约线下免排队的行政服务大厅
......
深圳人的幸福感无处不在
图源:东方iC
而说到幸福感
不得不提的还有
深圳社保
在深圳
不仅许多社保业务的办理
实现了 无人化、秒批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而且社保待遇也在不断提升
再加上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等
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深圳人的幸福指数可谓是节节攀升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
来了解一下吧
深圳不仅社保待遇不断提高
参保人次也是逐年增高
10年内增长超过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社保局全面推进 “湾区社保服务通”工作,通过与中银香港合作为港澳居民提供“跨境办”服务,设立湾区服务专窗等举措,不断扩大在深港澳台居民社会保险参保覆盖。 截至2022年9月,港澳台人员在深参加职工养老保险 4.7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6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74万人。
此外,社保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共为企业减负社保费超千亿元。这些数据勾勒出了深圳社保10年来亮丽的成绩单。
10年深圳社保发展之路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十年来,深圳社保发展驶入 “快车道”,深圳社保部门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人群全覆盖,逐步形成了 覆盖面广、统筹层次高、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
养老保险体系
全市建立起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和居民养老保险等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让参保人“老有所依”。
◎ 2012年建立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户籍非从业人员;
◎ 2014年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2014年10月起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
◎ 2020年1月,将港澳台居民纳入深圳社会保险覆盖范畴;
◎ 2020年5月,规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及缴费档次;
◎ 2021年8月,全面取消非深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门槛。
工伤保险体系
深圳全力构建安全用工防线,积极补齐高工伤风险行业保障短板,为广大劳动者撑起了“保护伞”,让劳动者“伤有所助”。
◎ 2016年5月,建筑施工企业须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
◎ 2019年6月起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工伤保险制度并轨;
◎ 2021年4月起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八类特定人员纳入深圳工伤保障范围,全面筑牢安全用工防线。
失业保险体系
深圳持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群体“失有所扶”。
◎ 2013年1月起将非深户籍企业职工纳入深圳失业保险体系,与户籍人口无差别待遇。
◎ 为进一步保障灵活就业人群的权益,2022年1月,在深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失业保险。
社保关系转移体系
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更加流畅。
不断畅通省内外转移渠道——
◎ 2020年7月1日,参保人跨省转入养老保险关系申请不再出示《参保缴费凭证》;
◎ 2021年4月,不再办理省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待符合待遇领取条件时由最后参保地统一归集处理。
不断完善其他险种转移政策——
◎ 2015年9月,落实退役军人退役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关系转移接续;
◎ 2016年5月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 2017年1月,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社保待遇持续提高
市民有了扎根下去的勇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十年,深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持续走高,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成果。
2015年来深圳打拼的刘娟已在 深圳参保7年,她表示——
深圳社保让我在深圳有了 扎根下去的勇气。有了社保,在深圳看病、生育,未来子女读书、买房,甚至失业都有了保障。哪怕工作丢了,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连续18年调整养老金
老有所依,是每个人安享晚年的前提。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深圳自2005年以来已经 连续第1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退休人员到手的退休金 每年都有涨幅,真正让退休老人在深圳安享晚年,共享改革红利。
失业金补贴标准全省最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失业保险金扩大保障范围,让很多人都感受到疫情之下的温情。
为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深圳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 补贴标准在全省最高。
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原职工杨某,2022年8月失业后按规定申请了失业补助金,每月发放1062元。
工伤险构筑安全防线
工伤保险为劳动者构筑了安全防线,深圳的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三项长期待遇发放标准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电工宋清风在施工的时候被重物砸伤右脚,公司总是以公司负责人不在等理由推脱,宋清风无力支付手术费,手术一度“搁浅”。
在社保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宋清风顺利完成手术慢慢康复,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申请工伤待遇偿付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个人权益得到有力的保障——
医院社工告诉我可以联系社保部门认定工伤,社保部门 开辟绿色通道让医院给我记账,顺利做了手术。
我快60岁了,对工伤保险政策不太了解,都是社保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帮我考虑到了,指导我如何一步一步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偿付等手续,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情一样在办,我感到非常温暖。
图源:东方IC
真金白银助企纾困
为企业减负社保费超千亿元
今年以来,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深圳市社保局建立社保首席服务专员制度,安排专人点对点送政策送服务到企业,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和实惠。
面对深圳社保南山分局社保首席服务专员的上门服务,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万军说道——
以前对社保政策了解得不是很清晰,一些补贴想申请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多亏了社保服务专员的上门服务,不仅给了我们及时的指导,企业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如今,微众银行享受社保降费政策,收到稳岗补贴返还 70.47万元,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156.98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2020年至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深圳社保积极发挥经济运行“减震器”、“调节阀”作用,紧紧围绕保市场主体、纾困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减轻参保企业以及个人缴费负担, 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和职工“减负”。
深圳市东部公交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贾涛表示——
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疫情影响,前4个月日均客运量同期相比降幅超过20%,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今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快速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尤其是社保惠企政策,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缓缴社保费逾1938万元,收到稳岗补贴110.94万元。
先“供氧”,减免470余亿元社保费
能减的减、能缓的缓,只有保住市场主体,才能最大程度稳定经济。
2020年,深圳落实阶段性减免及延缓缴社保政策,为87.96 万家参保单位共减免三险社保费470余亿元。
2022年,为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快速落实国家、省、市多项社保缓缴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后“输血”,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
既“供氧”又“输血”,解困之后再拓岗,深圳积极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功能——
☞ 今年深圳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力度,除参保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外,将 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也纳入了稳岗返还范畴参照实施;
☞ 同时提高返还标准,以2021年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为基数,大型企业按 50%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从60%提至最高90%。
2016年以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返还 159.44亿元, 政策实施力度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 此外,为缓解失业人员面临的生活困难,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深圳市社保部门快审快发,实现 “不见面审批”,把政策和资金送到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手中。2020年以来发放失业补助金 47.97亿元。
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
实现“就近办”“自助办”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10月深圳社保新信息系统上线以来,深圳社保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实现了社保经办从传统的现场窗口服务模式向“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互联网+社保模式”转型。
在自家楼下的银行
就能办理社保业务
不少深圳市民都切身感受到
深圳社保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便利
☟☟☟
01
社银服务自助办
社银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便是其中一便民举措。深圳社保部门逐步推进形成以社保自主经办服务为主体、银行合作经办服务为补充的网点化服务新格局, 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就近办”“自助办”需求。
深圳全市966个服务网点铺设1206台社保自助服务终端,267个网点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
与6家银行合作开展“社银自助服务终端一体化”项目,社保服务网点增至2461个,可办理社保业务的自助终端设备5297台。
02
社保业务就近办
为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深圳社保推进社保业务进驻10个区60个政务服务大厅,参保人可以就近在任一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社保业务,包括养老保险延缴业务、参保缴费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停保等。
03
打破区域全城办
从2019年8月1日起,深圳社保业务的办理完全打破辖区限制、打破险种限制,实现同城通办。参保人和参保企业可以到全市94个社保服务点的任意一个办理社保业务。
通办模式实现业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合受理模式,一个窗口可以受理同一办事人员多项办事申请,提升人员综合利用效能和窗口效率,增强社保服务的体验感。
04
刷脸认证远程办
深圳还在全国 率先推行在线“刷脸”认证,为深圳退休人员、工伤待遇领取人员提供验证服务,无论人身在何处,只要使用手机按照提示摇摇头、眨眨眼、读读数字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无需到办事大厅现场办理。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社保信息化服务以网页服务、微信平台、自助服务终端为阵地,建立了“互联网+电子政务”的智慧社保服务模式,并以此三大阵地为基础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是深圳社保制度发展最快的十年。不断完善社保制度体系,推进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水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社会保障基础就越发坚实。
你享受过 社保带来的福利吗?
10年社保让你感受到的
最大变化是什么?
欢迎留言分享哦
文:张小玲
编:齐佳丹
图片设计:刘文沛
图源:深圳市社保局 东方IC
*本文为推广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