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比较大的助孕机构(浙图、杭图为什么在长三角yyds?数字化阅读一卡通给了个答案)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4) 成都试管婴儿 72 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10月19日下午,杭州图书馆,一楼,小颜熟练地走到自助借还机前,拿着挑中的两本书,一本《少年巴比伦》,一本《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在屏幕上快速点了两下,然后掏出社保卡,几秒钟后,借阅完成。

  从安徽淮南的老家来杭州5年,小颜一直在干保安,“我其实不算看书多的,偶尔借两本,打发时间,也是提升一下自己。”他告诉记者,自助借还机操作简单,还书不受时间限制,他这种三班倒的工种,24小时随时可以。

凭借长三角地区的社保卡,可以直接在杭州图书馆借书。

  记者点开自助机上的“借书”按钮,系统提示,登录方式一共有7种,除了杭州市民卡、身份证、读者证、电子社保卡等之外,还有“长三角社保卡”。“江苏、上海、安徽、浙江——长三角地区的人,都可以凭自己在当地的社保卡借书。”小颜说。

  从长三角“一卡通”到辐射全国

  作为新杭州人,这些便利也是老乡口口相传告知他的,“他们做好攻略,我跟着就行。”

  “为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通过技术升级,我们实现了社保卡一卡通。”杭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小李告诉记者,“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朋友,凭社保卡就能在杭州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借还书,工作、探亲、旅游之余,随时享受异地阅读资源。”

长三角地区。

  据统计,长三角地区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有242家,占全国的25%。长三角地区的图书馆之间频繁交流,深刻推动了文化领域的一体化。

  比如,2020年5月,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安徽省图书馆成立“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2021年5月,4家图书馆发出“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智慧图书馆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目前在浙江,县级以上图书馆都实现了长三角“一卡通”服务,入馆、办证、借阅服务以及文化体验,全部“同城待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4年。4年里,浙江省的图书馆系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国受到瞩目。长三角“一卡通”借书,只是众多服务的一种。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十佳案例,杭州图书馆“‘一键借阅’公共图书馆线上服务新模式”上榜。在该平台上,读者可以在线上借书,等着书快递到家中;也可以在就近的书店借新书,读完归还到任一图书馆;还可以在公共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从读者需求出发,大大方便了阅读。

  南京大学的读者,在浙江图书馆网上借书平台“信阅”下单借书。

  实际上,线上借书、通借通还等服务,与长三角“一卡通”一样在浙江全省都已实现。浙江图书馆的线上借书服务,甚至可以把书快递到全国任何一个角落,早已超过了长三角的范围。

  从火出圈的浙江图书馆到数字化建设

  “浙江图书馆是崩了吗?”两周前的一天晚上,梦成发了一条微博。

  梦成是安徽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在学校里,她使用浙江图书馆网上资源查资料时,系统有点卡顿。没想到,发了没多久,就有人回复她:“我也发现不对劲”、“同问。”

  作为数字大省,浙江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成绩突出,建成的数据平台上,已经开放了30个图书期刊数据库、158各自建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不仅仅服务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读者,甚至全国各地都有人在使用。

  “我get到了浙江图书馆的魅力,谢谢你@浙江图书馆,以后我去杭州旅游必定拜访。希望湖南图书馆也能开发线上模式,造福全人类。”

  “浙江图书馆yyds,不愧是数字大省,太强了。”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可以坚持到我毕业吗?@浙江图书馆”

  在网上随手一搜,可以看到类似的“点赞”遍布全国。不光长三角,他们来自广东、山东等全国各地。读者的口碑,是最直接的赞扬。未来,浙江公共图书馆将在系统集成、业务协同、科技赋能、数据共享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图书馆一起,加深一体化,“同城待遇”程度更高。

  从浙江的图书馆系统看长三角一体化,只是管中窥豹。其实,在经济、医疗、文旅等方方面面,长三角一体化有不同的成果和风景。

  这些服务的背后,离不开浙江数字化改革的成果。数字化是浙江融入长三角的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相信越来越多类似“一卡通”的服务将会出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