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奇!美国女子与加拿大姐姐相认,二人一起找到了生理学上的父亲
2021年,一名名叫赖丽的26岁美国女子,发现自己居然有一个来自加拿大的亲姐姐卡莉,二人还一起找到了自己生理学上的父亲,这件事听上去让人觉得很匪夷所思,难道是她们的父亲曾经分别与她们的母亲都结过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女子意外收获加拿大姐姐
赖丽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从小她便和周围的其他孩子不同,其他孩子几乎都有兄弟姐妹,而赖丽却是家中的“独生女”,这让她觉得很奇怪,渐渐地她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身世很奇怪,于是便询问了母亲。
母亲招架不住赖丽的反复询问,于是便将真相告诉了她,原来赖丽是一个“捐精宝宝”,即自己的父母选择了第三方捐赠者的精子来孕育孩子。
那么来自加拿大的28岁女孩卡莉并没有像赖丽一样怀疑自己的出生,不过她还是检测了自己的DNA,原因是她想知道自己有没有遗传健康问题。
但是卡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提交了DNA样本之后,赖丽居然通过社交网站联系上了她,并称自己有可能是她的亲妹妹。
这可惊呆了卡莉,她一开始以为是自己的父亲私生活混乱,在美国认识了赖丽的母亲,并让赖丽母亲怀了孕,从而生下了赖丽。
但是在和母亲经过沟通之后,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一个捐精宝宝。
捐精宝宝
也就是说,赖丽和卡莉两个人都是捐精宝宝,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什么是捐精宝宝。
捐精,就是指捐精志愿者通过电子精子库或者相关的生育研究机构捐献出自己的精子,在不发生性关系的情况下,使精子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和手段。
一般求精方多为一些不孕不育夫妻、同性恋女性、想要小孩又不想结婚的单身女性等等。
那么捐精也不是想捐就能捐的,其对捐精男性的年龄、身体、健康情况、精子质量等各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捐精过程也很复杂,一般走完完整的一套流程需要1年时间,中间需要接受多轮检查。
在我国,捐精大约是10年前即2012年左右开始兴起和发展的;在多数西方国家,精子库已经运作了几十年,人们对捐精和接受别人的精子都处之泰然。比如北欧国家丹麦,他们国家捐精者精子不仅留给自己国家的人们使用,还大量的出口,其最大精子库的精子85%外销到60国的400余家诊所。
找到了生理学上的父亲
由此,我们也能推测赖丽和卡莉的母亲是都接受了同一位男子的精子,就这样,赖丽和卡莉这对同父异母的生理学意义上的姐妹在网上交流了几个月之后,决定见面。
不止如此,赖丽还想找到自己的生理学上的父亲,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搜集资料和打听消息,赖丽终于找到了自己生理学上的父亲格兰特。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交流,格兰特决定与这对姐妹见面,三人见面后发现,他们的体貌特征太相像了,或许这就是基因和血脉的强大之处吧。
格兰特称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了三年的捐精者,他想帮助那些无法生育的夫妻完成当父母的愿望。
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想知道自己生理上的孩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跟赖丽和卡莉的见面让他觉得十分开心。
对于是否认为这对姐妹就是自己的孩子时,格兰特表示自己并不会、也没有资格取代他们社会意义上的父母,因为那才是真正养育她们的人。
那么在两姐妹被问到对这个生理学上的父亲有何感觉时,赖丽表示:“虽然他没有养育我们,但是我们能感受到基因和血脉之间的羁绊,我们也非常感谢他,因为如果没有他,我们也不可能会来到这个世界。”
两姐妹还表示希望通过DNA检测,在未来能够找到更多的兄弟姐妹,并能够与他们相认。
关于捐精的伦理思考
针对赖丽和卡莉两姐妹的“认亲、寻亲之旅”,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很可取,因为这样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近亲结婚,减少近亲结婚的可能;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因为当她们找到自己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时与自己社会学意义上的父母又该如何面对和相处?
不得不说,不论是哪一种观点,这都涉及到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操作问题、管理漏洞以及如何维护正常的社会家庭人伦关系问题,在如何规范和处理男性捐精后的捐赠管理、使用伦理以及血亲伦理关系等诸多方面向人们提出了不小的考验。
那么目前各国针对这些问题,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针对近亲结婚,曾有新闻报道过,美国的一名医生未经患者允许,用自己的精子为几十名妇女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有了75个自己生理意义上的孩子,被法院判处监禁256年。
限制捐精次数从而避免后代近亲结婚这是全球的共识,在设置具体的捐精次数方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相应的规定,跨度一般从1—15次不等。
如加拿大对捐献精子的次数控制就很严格,一般都是在5次以下,且全国只有一个精子库;那么我国规定的是每一位捐精者的冷冻精液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怀孕。
不过考虑到精子供求严重不平衡、地下精子库横生,而中国人口数量又十分庞大且地域广大,目前已经有学者提出,有必要在合适时机、经过科学论证后将目前设定的捐精次数适当提高。
关于捐精者匿名以及后代知情权这个问题,全球也还没有达成一个共识,有支持匿名的,也有很多反对匿名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的趋势是提倡废除匿名制度,但出于对传统价值观的考虑,我国采用的还是互盲和保密的原则,并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应该会继续坚持这个原则。
写在最后
总之,捐精人工授精技术给不育症夫妇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现有的伦理价值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那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观点呢?
作者:乔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