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供卵试管机构(再上榜!昆明,凭什么?)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5) 成都试管婴儿 67 0

  生态环境部通报2022年9月和1—9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昆明再次登上双榜单,其中昆明空气质量9月在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3,1-9月排第13。

  9月,168个重点城市中,拉萨、舟山、昆明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淄博、保定和安阳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1—9月,海口、拉萨、舟山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渭南、荆州和驻马店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1—9月,张家口、贵阳和昆明等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好;荆州、渭南和驻马店市等城市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相对较差。 

  据悉,2022年1-9月,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162天,良好11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继续保持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优级天数增加3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1.83个百分点。

  新闻多看点

  日前,商务部等10部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15分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上榜。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贝壳研究院城市居住联合课题组发布的《2021年中国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显示,昆明“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数”综合得分为93.43分,在统计范围内的60个城市中位居第四。其中,在省会城市(不含直辖市)的排名仅次于贵阳,位居第二。

  从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出发,城市生命和社会经济活力就“藏”在那丰富的时空维度中。

  15分钟可以干什么?

  可以冲一杯咖啡也可以刷几个短视频,还可以“圈”出这座城市幸福的维度。在昆明“15分钟便民生活圈”里,社区生活设施的“痛点”被击破,市民日常生活所需在方寸间获得满足,市民生活节省了时间、缩短了距离,彼此加深了情感、安顿了身心。

  城间,所以盛民也。昆明城中的一个个“生活圈”,就是城市的活力细胞,是这座城品质的基因,是幸福生活的靓丽底色。

  破解生活圈密码

  张毅没有想到,自己在家里能够成为一位幸福的“甩手掌柜”,还让刚退休的父亲也能轻松惬意地帮忙料理家事。一家人就此找到了各自舒适生活的“密码”,乐在其中。

  今年6月底,张毅的父亲张昆阳光荣退休了。在如何安顿好退休生活的问题上,张昆阳觉得要守住“发光发热”的人生信条,把生活的热情从工作岗位转移到家庭生活中,于是他自告奋勇,和老伴一起帮衬儿子家料理家务。对于张昆阳的提议,张毅既乐意又有点忐忑。

  乐意的是,他和妻子工作都很忙,孩子和家务确实需要有人帮衬;忐忑的是,长期生活在大理的父母能不能适应昆明的生活。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实践却彻底打消了他的担忧,父母不仅成了他生活中的得力帮手,还非常享受在昆明的生活。

  张毅说:“用我爸的话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每天早上7点30分,张昆阳带着孙女走出位于钱局街的家。这时,昆明的朝阳刚刚探出头,牵着孙女的手,张昆阳说:“这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7点38分,张昆阳把孙女准时送进了文林小学,接下来就是他自己的私人时间了。步行将近15分钟,张昆阳来到翠湖公园。每天早上8点,是张昆阳和朋友一起打太极拳的时间,这些朋友都是过去4个月里认识的,凑到一起聊聊家常,打拳时相互指正,认识时间虽不长却也相当熟络。10点半左右,张昆阳结束晨练回家,途中经过好顺路农贸市场买菜,到家后和老伴一起做饭。“之前儿子还担心我们老两口人生地不熟,还要教我们操作导航找位置。我就说根本不需要,这周围生活配套设施距离都不超过1公里,来去也就一刻钟的事儿。”说起儿子的担忧,张昆阳露出不屑的笑。

  上午的活动相对固定,下午的活动选项可就多了去了。通常张昆阳会去华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看看书;闲暇时参加一下社工站组织的活动,排练一下合唱……在那里张昆阳认识了不少朋友,有了固定的“朋友圈”。

  张昆阳的老伴来昆明后就喜欢上了咖啡,每天下午都会去隔壁文林街泡咖啡馆。“不到4个月就把文林街十几个咖啡馆蹲了个遍。”说起老伴的新爱好,张昆阳认为不错,挺洋气。享受完下午的休闲活动,张昆阳会约上老伴4点半在小学门口见,一起接孙女放学回家。“总有人说退休回归田园生活,我们从‘田园’来的却觉得,这齐全方便的城市生活别有一番美好。”张昆阳笑着说。

  城市是人的生活场景。张昆阳口中的美好生活,就是昆明“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生动写照,是解开美好城市生活的“密码”。

  美好生活“破圈”

  从概念上理解,“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主要是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通过优化服务布局、增加服务设施,让城市居民就近可以享受到生活所需要的服务。

  张昆阳所在的文林社区隶属于华山街道。对于“15分钟便民生活圈”,华山街道有着详细的理解和实践。华山街道构建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居住小区为中心,15分钟步行可到达范围,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公共设施;居民走出小区大门,15分钟内就能满足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休闲健身等生活基本需求,形成便捷、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

  不仅如此,近年来,华山街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打造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为理念,着力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打通党群阵地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林社区是昆明城市的一个“细胞”,在昆明市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总框架下,无数个“文林社区”正在集合产生裂变。

  2021年,《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城镇社区生活圈,以15分钟步行距离,1—1.5公里为服务半径,差异化布局建设商务中心、文体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人才公寓、优质学校、高端医疗等服务资源,提升生活舒适度。鼓励建设社区综合体,形成标志性、活力性、高品质的社区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一站式”综合社区服务。乡村社区生活圈,按照 15 分钟慢行、公交可达的空间范围,结合行政村边界划定乡村社区生活圈,统筹乡村聚落格局和空间布局,合理配置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和生产服务设施,满足居民文化交流、科普培训、卫生服务等需求。

  今年以来,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在全市人员密集场所,部署125台“e办通”,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目前,已上线公安、人社、交运、公积金等12个部门186项与企业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在官渡区、呈贡区的“711”便利店、春融街地铁站,昆明政务服务24小时专区也部署了“e办通”。实现了群众办事“无接触不见面”自助办、就近办、跨省通办,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不打烊”。

  昆明“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构建,顺势催生出了新业态新模式,即时零售、无人零售、社区团购等多种社区商业新业态与昆明人的生活无缝对接。

  “叮!您有新的订单。”盘龙区万华路美妆小店里,梁老板正在根据线上订单配货。接到订单,从拣货到打包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随后放到柜台等待骑手取送货。两年前,梁老板成为美团合作商家,将经营拓展到了线上,如今,店里的商品种类超过2000种;月订单量也从最初的600单增至现在的近7000单。“线上即时零售,打破了生活的时空限制,方便了买家,也让卖家获利。”梁老板精炼总结。

  在昆明,越来越多的小店通过即时零售扩大了交易规模,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型,也进一步缩小了人们的生活圈。金江路社区万利超市老板张翔坦言,小店的服务半径已经从原来的1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公里。零售平台美团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昆明全市的即时零售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6%,日用百货店增长了105%。

  刚要开门,李黎的电话响了,美团跑腿小哥把一束新鲜的百合送到了她手里。这是她15分钟前下班路上美团订购的,也就在这15分钟内,她在小区楼下洗了车还附带买好了菜。仅仅一刻钟,与家人的烛光晚餐准备就绪。“线上平台让城市便利生活圈无限延伸。”李黎如是说。

  社区生活圈,是城市民生运转和商贸流通的“毛细血管”。

  诚如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树华所言,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最美的城市表情,是百姓笑逐颜开的表情;最暖的城市记忆,是市井寻常生活的记忆。

  城市便民生活圈的日臻完善,就是“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有力注脚。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