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里可以做供卵试管婴儿(武汉地铁最长穿湖隧道诞生)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5) 武汉试管婴儿 73 0

原标题:武汉地铁最长穿湖隧道诞生

武汉地铁最长穿湖隧道诞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交通网、形成广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武汉都市圈各市真抓实干,成效卓著。日前, 武汉地铁19号线“铁龙号”盾构机完成下穿严西湖的掘进任务,湖下隧道全长1.3公里,刷新了武汉地铁盾构下穿湖泊最长距离的纪录。

武汉地铁集团介绍,地铁19号线鼓架山站—花山新城站区间盾构 全长4.2公里,其中长距离下穿严西湖1.3公里,区间实测最大水深约3.6米,隧道顶距离湖底最小距离为10.3米。项目部对盾构机进行了增强破岩能力的针对性设计;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盾构机安全平稳推进,以最佳状态顺利下穿严西湖。

通过采用特殊环保产品,减少盾构施工对严西湖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控掘进出土量、注浆量等关键工序,目前成型隧道质量优良,实现了既定“无污染、无错台、无破损、无渗漏、无超限”的“五无隧道”质量标准。

地铁19号线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市域快线,一期起于武汉火车站,止于高新二路站,经过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设站7座,全长23.3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有力提高武汉站、空港枢纽集散能力,加强光谷及沿线地区的交通可达性,提升东湖高新区轨道网的联通性,构建城市东部轨道网快速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石城乡交通成网

路路通

交通是发展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黄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出了高速公路、铁路、民航、水运、轨道交通一系列建设“组合拳”,一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呼之欲出。

经过两年的建设,武阳高速黄石段的起点——东风农场特大桥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有望年底完工,为武阳高速全线贯通打 下坚实基础。

湖北黄石武阳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自才:“武阳高速全长122公里,其中在黄石段就有91公里,穿越了整个大冶市、阳新县等,把黄石市的主要区域、沿线各个乡镇都串联起来了, 成为一条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致富路、为民路、幸福路。”

武阳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十三五”规划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黄石市建市以来单体最大的交通投资项目。建成通车后, 将在武汉、黄石与南昌之间形成一条高速直达通道,实现三个城市之间3小时高速交通圈。

中交二航局一公司工程师 李鼎鼎:“黄石沿江大道,是连接黄石新港、花湖机场,连接武汉光谷片区的重要通道,是一条景观路、发展路、民心路。”

黄石沿江大道兼顾交通运输、防汛、观光等功能,是黄石市对接顺丰机场、连通武黄高速和黄阳公路的重要枢纽。“争分夺秒抢工期、一丝不苟创精品”是项目建设的要求。两年来,参建单位,面对疫情和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克服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等困难,迎难而上,项目稳步推进。

畅通枢纽间瓶颈路,打通城市间断头路。黄石以贯通、加密、扩容为重点,不断加快推进公路建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年超过百亿元。十年来,黄石境内国省干线公路从9条增长至17条,新增国省道8条386公里,新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此外,高路公路里程增长4倍,达241公里;“二纵三横四桥两环”的主骨架网已环绕全域;黄石境内高速公路进出口增加到18个,基本实现全部乡镇半小时上高速。“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蕲春发力

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进发

黄冈蕲春县历史人文厚重,人才辈出,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新时代,百万蕲春儿女主动作为、踔厉奋发。

十年来,蕲春地区生产总值翻番,从2012年的131.58 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289.60亿元,并先后获得中国艾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等50多项殊荣。

走进蕲春,一股蓬勃发展的强劲之势扑面而来。项目建设接连不断,民营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几年来,蕲春县以“五大片区”建设拉开中等城市框架。建成雷溪河一期、李时珍中医院、“四馆一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棋盘洲长江大桥、蕲太高速(西段)、蕲春港长江码头建成运行。县域能级跃上新台阶,为蕲春县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1到8月份,全县集中开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108个,总投资达154.3亿元。

蕲春县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进位显著奖,三次荣获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示范县。以蕲艾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已上升为省市战略,品牌价值105.08 亿元。

近年来,蕲春县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人文环境,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蕲春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申建:“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总体思路,深度开发挖掘中医药文化、楚陶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

十年来,蕲春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绿色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动近2万户脱贫群众。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镇、3个省级森林乡村,营林造林28150亩,蕲春被授予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蕲春县委书记 胡安元:“打造乡村振兴‘蕲春模式’,以田园农旅、休闲观光、森林康养等产业振兴为核心驱动,以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乡村治理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创建。”

我要让仙桃黄鳝叫得更响

一条黄鳝,“拱”出50亿富民产业。“中国黄鳝之都”仙桃,黄鳝养殖面积超过10万亩,年产黄鳝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1%。在全国规模最大的黄鳝养殖基地——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童国兵谈起了他的逐梦之路。

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童国兵: “我的愿望就是在黄鳝养殖上面出现一家上市公司,这就是我的人生愿望。我要一直做到产供销一体化,一二三产业真正融合。

童国兵是仙桃市西流河镇人,从2002年开始养殖黄鳝。头五、六年,每年都挣钱,年收入有三五十万元。尤其是2013年,赚了一千多万元。2014年开始扩大规模,可是遭遇全国整个黄鳝养殖区域不景气。

黄鳝养殖讲究气温、气候和水质。2014年,6、7、8月最热的三个月却只有26个晴天,其他时候都是低温。那年,童国兵的黄鳝繁育和成鳝都出现亏损,之前赚的几千万元几乎赔光。

为了攻克黄鳝苗种繁育难题,童国兵向荆州长江大学的杨代勤教授求教,解决了育苗问题。可是存活率又太低。加上夏天暴雨成灾,常有鱼塘被淹、鱼苗逃跑的事情发生。

种种挫折没有动摇童国兵的决心。他觉得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弃。他很乐观,说:“老天还比较眷顾我,2016年的成鳝,一直到现在的成鳝,每年都可以挣到一点钱。”

就这样,直到2019年童国兵才找到提高黄鳝苗种存活率的诀窍。黄鳝苗种存活率从过去的1%一下子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童国兵打算今年扩大养殖规模,让黄鳝幼苗达到1亿尾左右。

经过这些年的磨砺,童国兵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干农业靠蛮干不行,还是要科学发展。他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合作,学习高密度圈养、温水屯苗,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目前,童国兵的洪渊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养殖面积有18600亩地,辐射西流河镇28个村和5个乡镇,其中家庭农场31家,社员226户。他的养殖员工有264个,平均年龄63岁,年收入可以达到4、5万元。

“我的初步计划5年繁育规模达到5亿尾以上,养殖规模达到50万口以上,建一个真正的豪华养殖小镇。我要让仙桃黄鳝叫得更响,叫响全国,乃至叫响世界,这就是我的梦想。童国兵满怀信心地说。

武汉新增1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

孩子居家上课问题多?6招巧应对

秋冬多发,提高警惕!

武汉台记者:余军 张亚晖 刘丹丹 汪利 余亚东 何赞

黄石台记者:刘礼学

黄冈台记者:童话 吴沁建 蕲春台

视频:杨博

编辑:朱泳涛 吴曾

责编:齐雯

编审:平川

出品:武汉广播电视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