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加油!”
10月17日中午,52岁的刘先生(化名)正躺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监护室的病床上和爱人、儿子视频通话。
看到父亲气色一天比一天好,儿子小刘对记者说:“特别感谢捐献器官的人给了我父亲第二次生命,也感谢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谢谢你们!”

■刘先生与家人视频通话
疫情期间,自治区人民医院移植团队为刘先生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杨毅宁教授团队全程、独立、自主实施的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实现终末期心衰全程管理的“药物-器械支持-脏器移植”一体化综合模式,为新疆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主治医师常冬庆告诉记者,患者刘先生被冠心病困扰10年。期间先后做过四次冠脉造影及支架治疗。
9月5日,已处于心源性休克、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状态的刘先生转入自治区人民医院CCU(心脏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因刘先生是缺血性心肌病,左心腔较小,不适合人工心脏(左心辅助LVAD)植入手术,心脏移植是唯一救治方案。随后,医务部将他的信息录入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等待者预约名单系统中,设定为最紧急状态。9月12日,一名捐献者同意捐献器官,供体(供心)和刘先生完成配型。
主刀专家、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张总刚说:“手术难点在于捐献者与受体刘先生的心脏大小、动静脉匹配度相差较大,为手术吻合增加了难度。心外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10余个部门科室的专家团队进行了30余次多学科会诊,为移植手术保驾护航。”

■心外科主任张总刚团队手术中
9月13日上午10点,手术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张总刚主刀,历时10小时,成功实施“供体心脏获取”及“受体异体心脏植入”手术,14点30分,刘先生移植的心脏成功复跳。

■在医护人员鼓励下,刘先生对康复充满信心
每次“换心”都在创造生命延续的奇迹,映照着自治区人民医院数十年的坚守,移植技术不断超越。
作为新疆唯一一家具有心脏移植资质的医院,自2003年医院成功实施首例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心血管专业不断创新技术、突破挑战,先后完成6例人工心脏手术,4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这是新疆心脏移植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和新突破,充分发挥了多部门、多学科联动协作的优势。未来,我们将立足西北、辐射中亚,使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受益,为各族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记者:佟慧娟、李华 通讯员:丁荣山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