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试管助孕中心(原创 这位南宋名将名气不大,但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6) 重庆试管婴儿 65 0

原标题:这位南宋名将名气不大,但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

《宋朝名将系列之二十四》

大浪淘沙,总有些英雄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说起南宋,人们似乎只记住了岳飞,然而南宋的天下不是岳飞一个人守护住的,还有很多的英雄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

今天要讲的人,名叫余玠,似乎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中国人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

少年时的余玠,是个十足的穷小子和疯小子,他老爸老妈砸锅卖铁把他送进了白鹿书院念书,结果这家伙却对吟诗作对完全不感冒,反而钟情于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呆了三年,学问没长多少,却拉拢了当地的一帮地痞流氓,还当了老大,全城人都知道了这个“混世魔王”的臭名。

十六岁时,因为和一个卖茶的老头儿发生了争执,余玠一怒之下把人家给打死了。那会儿可没有什么少管所,杀人偿命是正理,这下余玠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咋办呀?逃呗。于是,他从江西跑到了湖北,隐姓埋名了十几年。大好年华都用来跑路了,着实可惜。

所幸,彼时蒙古大军南下入侵,南宋政权飘摇,哪里还顾得上追捕逃犯,打仗的兵力都不够呢。这时候,余玠终于可以抬起头做人了。面对国家危亡,余玠那颗安寂许久的报国心又重燃了。所以,三十岁时他毅然选择了从军。

还别说,余玠真是块打仗的好料,在淮东转战八年,因为屡立战功、少有败绩而被破格提拔为兵部侍郎,并担任重庆知府。他与重庆风风雨雨的缘分,也自此开始。

上任之际,余玠曾许下誓言:“愿假十年,手掣全蜀之地,还之朝廷。”一腔热血,全在于此了。

余玠到了重庆的第一件事,就是招集人才。“人才强国”战略在余玠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为此,余玠还专门建立了招贤馆,不管你是干啥的,不管你是哪里的,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愿意来,统统留下。

果然,很快就有许多能者闻声赶来,表示愿意辅佐。而事实也证明,这帮人才在后来的抗蒙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叫啥?这就叫预见性,这就叫大局观。

在招贤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一天,余玠正在大街上瞎逛悠,忽然在一棵树下发现两个人坐在地上,一人拿一根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东西。余玠觉得诧异,走近一看,吓了一跳,那俩人画的正是整个重庆的地形图,河流山川一览无余。

余玠本以为自己对重庆已经相当了解了,没想到今天遇见了高人,当下请人家来帮助自己,那两位也很痛快地答应了。日后,也正是这两位提出了“高山铸城、积粮固守”的方略,并提出重点打造“蜀口之地”,成为日后整个蜀地的作战方针。

后来,蒙古铁骑杀到重庆,余玠靠着他一手打造的巴蜀防线,成功阻拦住了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尤其是钓鱼城之战,干掉了蒙古大汗蒙哥,给了蒙古大军前所未有的重创。

余玠在此与蒙古大军整整纠缠了十几年,敌军始终不能前进半步,而在这期间,川渝地区反而愈加的富强。

可惜,劳苦功高的余玠得到的并不是朝廷的赞赏,反而是对他拥兵自立的怀疑。宰相谢方叔等人向宋理宗进谏诬陷余玠有谋反的想法,主张撤换他的职务,让他赶紧回家养老去。

宋理宗犹犹豫豫,毕竟像余玠这样的猛将可不多,于是他计划召回余玠问个明白。可能是命数如此吧,此时的余玠偏偏身患重病,无法动身。那帮老油条又集体发挥,说什么余玠这是心虚了,不敢来。宋理宗一生气,下令撤换了余玠,让无能的余晦代替他。

人家辛辛苦苦经营了半辈子的大业,你说拿就拿走了,讲不讲道理?可惜面对皇权又有什么办法呢?失望又无奈的余玠选择了服毒自杀,以证清白。

将星陨落之日,川蜀军民齐声落泪。二十年后,他以死相护的南宋王朝,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蒙古大军的铁骑,轰然倒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