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通讯员 王枫
实习生 杨优优
4月21日,武汉市委网信办发布了《武汉市信息化工作评估白皮书(2021年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总结回顾了2021年度武汉市信息化发展成效,对武汉市15个区和34个市直相关部门信息化工作情况进行了评测。其中,武昌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洪山区、江岸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列区级评估前五名,武汉市城管委、市卫健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位列市直重点部门前五。
据悉,该《白皮书》是武汉市第二年聚焦信息化工作开展评估并发布专题报告,也是全国首个以城市为整体进行信息化工作的专项评估研析。
数字惠民和数字经济作为区级评估重要指标
去年,武汉市率先制定实施网络强国建设武汉方案,创新实行《武汉市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武汉市委网信办在全市开展信息化发展年度对标评估工作,分别设置区级和市直部门两套指标。
区级评估指标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管理效能。包括: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情况,制定工作计划、配套规章制度、项目管理机制及开展本区信息化绩效考评工作情况。
工作开展。包括:各区落实国家、省、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智慧党建工作成效,打造典型示范亮点特色工作情况。
数字基础。数字基础包含政务云、政务网、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整合及网络安全防护等工作情况。指标主要包括:信息化资产梳理;区级政务云建设及非涉密系统迁移上云;政务网建设、IPv6改造、非涉密业务专网整合;视频会议系统整合及视频监控资源共享情况;网络安全等保测评及网络安全事件处理情况。
数字惠民。数字惠民包含政务服务、社保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情况。指标主要包括:电子证照使用率、一窗通办推进、社保自助服务开通率、辖区基层医疗机构与武汉市全民健康信息市区一体化平台接入率、辖区2021年度四星级以上智慧校园占比率和智慧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整合情况。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包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相关工作情况。主要评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监测工作、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承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重点任务量、引入数字经济百强企业数、国家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的企业或项目量、专利授权量(件)及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工作情况。
一网通办和公共数据开放情况纳入市直部门评估指标
市直部门评估指标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组织能效提升度,包括市直各有关部门信息化工作统筹规划、组织保障、工作开展、智慧党建工作成效及优秀创新实践情况。
一网通办完备度。评估市直各有关部门服务质效、服务效能提升情况。指标包括:一窗通办推进、减时限成效、减材料成效、减跑动成效、减环节成效、公共服务便利度及鄂汇办、自助服务端应用扩展情况。
业务应用成效度。评估市直各有关部门核心职能业务系统建设及应用创新情况。指标包括:系统覆盖率、系统应用率、系统集约化、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信息化应用创新推广情况。
公共数据开放度。评估市直各有关部门电子证照、数据资源目录梳理及数据开放共享情况。指标包括:电子证照实时生产率、数据目录编制情况、共享数据及时性、有效性、主动性,以及数据创新应用情况。
基础设施整合度。评估市直各有关部门基础设施集约化、网络安全防护及新基建创新应用情况。指标包括:信息化资产梳理情况、非涉密信息系统迁移上云、非涉密业务专网迁移打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新基建技术创新应用情况。
14个区申报入围271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评估显示,2021年度,共有14个区申报入围271项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5G领域,发布45个应用场景项目,包括5G+医疗、5G+交通、5G+园区等方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布66个应用场景项目,包括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数字化设计、服务化延伸等方向。区块链领域,发布33个应用场景项目,包括区块链+企业服务券、区块链+不动产税收治理、区块链+供应链物流等方向。北斗与卫星互联网领域,发布24个应用场景项目,包括北斗+共享单车、北斗+地质灾害预警、卫星互联网+无人车等方向。人工智能领域,发布103个应用场景项目,主要集中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安防等方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