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卵试管助孕(智能温室监控物联网管理技术带来的好处)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9) 成都试管婴儿 70 0

智能监控物联网的技术特点

一、根据农作物种植特点,应用系统主要围绕提供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基于现有成熟的物联网技术,采用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土壤温湿度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现相关控制。

利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实时控制温室大棚的开窗程度,确保温湿度在设定的阀值范围内。

二、利用光照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启动补光系统(冬天、春天阴雨天气),或实时覆盖遮阳网(夏天),当光照强度明显偏低、二氧化碳浓度满足光合条件时,自动开启植物生长补光灯(二期建设)。

三、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当大棚内温度高于设定的阀值时卷膜机收膜自然降温,当大棚内温度低于设定的阀值时卷膜机放膜(二期建设);调节大期内湿度至果蔬生长最佳湿度,实时启动喷水车,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阀值时,喷水车自动停止喷水。

四、视频图像传感器通过数据传输与存储,实时记录幼苗出芽生长全过程,预警病情、虫情、苗情,并可远程专家会诊等。

五、有机稻米种植大户运用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可及时记录农产品生产过程及使用的肥料、药剂、加工过程、日期、储存环境、供应商环节等相关信息,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对农产品信息一清二楚。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智能大棚、温室大棚和露天、一般大棚的优缺点

智能大棚与温室大棚

优点:冬季保温抗寒冷、保温性能最好,夏季遮荫耐高温,产量高于单体钢架大棚和露地蔬菜,可保证蔬菜周年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性能较强。以青椒为例,全年可移裁2次,产量可达150-225t/hm2,皮嫩、肉脆,口感好。缺点:温室大棚成本高,建设成本高达135万元/hm2,一般菜农没有投资能力;智能温室大棚投资更大,建设成本达225万~750万元/hm2,一般用于休闲观光、花卉、育苗或示范园区,且因设施不可移动,次生盐渍化、病菌基数积累、作物的自毒作用等连作障碍防控压力大,造成蔬菜难以生长,损失巨大同。

露天或一般钢架大棚

优点:造价低,成本在5.25万元/hm2左右,适宜春提早或秋延后蔬菜生产,便于拆卸移动,利于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利于控制土壤连作障碍。

缺点:保温性能较差,水分容易渗透,春季多阴雨天气,易造成蕾铃脱落、裂果、病害发生重等现象。以青椒为例,露地青椒产量45~75t/hm2,雨水多的年份疫病发生严重,可致绝收;夏季强光高温,容易造成高温生理性缺钙,果形变小,产量变低,皮硬,口感较差,售价低,受价格波动影响大,造成年度间生产面积大起大落。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