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三代试管最好的医院(干货满满)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30) 成都试管婴儿 76 0

原标题:公投之后,俄乌之间又酿出怎样的风险和危机?丨凤凰聚焦

Part

1

自乌克兰四地举行“入俄公投”之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激烈博弈在各个层面展开。原本陷入僵持的俄乌局势,也在公投之后的一个月内剧烈变化,外界几度担忧,俄乌之间的大决战是否要来临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

“采取军事行动,然后通过公投的形式改变土地的归属,这个事情至少从现行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来看,合法性是很值得质疑的。泽连斯基之前说过如果要在这些地方进行公投,那就意味着和谈完全终止,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非常对立的。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乌方来说都意味着主权和领土的丧失。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乌克兰政府没有退路可言。”

公投之后,9月30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四地“入俄”条约签署仪式在克里姆林宫进行。普京呼吁基辅当局立刻结束敌对行动,结束战争回到谈判桌上,并宣称俄罗斯已经对此作好准备。

同一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就美国和阿尔巴尼亚提出的反对乌东四地进行入俄公投的决议草案进行投票,美国呼吁联合国成员国拒绝承认对乌克兰的任何改变,并要求俄罗斯履行从乌克兰撤军的义务。

不过在安理会投票阶段,美国提出的草案被俄罗斯一票否决,草案随后进入联合国大会由193个成员国投票表决。

当天晚上,莫斯科红场举行了万人庆祝活动,庆祝四地加入俄联邦。

泽连斯基此前一再表示,乌克兰将针对俄方举动做出强有力的反应。9月30日四地签署入俄条约仪式当天,泽连斯基签署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这一举动,意味着乌克兰在申请加入北约这条道路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院研究员 张弘:

“在‘入俄公投’这种背景下,乌克兰需要在外交上发出一些声音,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去北约化’及‘去军事化’。乌克兰通向北约靠近,实际上也是给莫斯科传递一个信号,你不让我跟北约靠近,我偏要向北约靠近,我要和你战斗到底。”

Part

2

乌克兰方面更激烈的回应在军事层面也展开了。四地“入俄”条约签署仪式之际,俄乌双方在利曼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利曼,英文直译莱曼。苏联时期称为红利曼,乌克兰为去除苏联印记改称利曼。所以,莱曼、红利曼、利曼是说的同一个地方。利曼面积不大,2万多人口,但战略位置很关键,是连接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地区四大战略重镇中的两个地区斯拉维扬斯克和北顿涅茨克的铁路枢纽。利曼向北20多公里就是哈尔科夫州界,向东20公里是卢甘斯克州界,向西南不到20公里则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大本营斯拉维扬斯克。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红利曼一直是整个顿巴斯地区双方争夺非常激烈的一个战略重镇。因为顿巴斯地区是俄军第二阶段特别军事行动的主要作战区域。而顿巴斯地区,乌军的核心阵地,距离最近的就是红利曼。对乌方来说,红利曼如果在俄军手里的话,那真的是如芒在背,如梗在喉,它对于乌军整个防御态势的威胁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这个威胁超过了伊久姆地区。”

在四地入俄条约签署仪式上,普京说这四地与俄罗斯有着共同的命运,再次强调俄罗斯将用现有的一切力量和手段保卫新领土。此前俄方多次进行核威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武器都将用于保卫新领土。而利曼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顿涅茨克州,正包含在公投入俄的四个地区里。为了予以俄方最强烈的回应,乌方下令一定要在公投前后夺下利曼;而俄罗斯方面也下令,一定要在公投前后守住利曼。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院研究员 张弘:

“利曼战役的变化,在军事上是有很大意义的,但是远不及在政治上的意义。当俄方要举行乌东四州‘公投入俄’的背景下,乌克兰确实需要有所反应,但是俄乌双方要想取得这个战役上的突破确实很困难。所以在这样一种国际外交的压力下,在国内的政治压力下,泽连斯基政府特别希望在军事上能够有所斩获,至少向乌克兰选民证明政府不是软弱无力,是在俄罗斯这样一种大的政治动作面前,它要有所反应。”

为了拿下利曼,乌军出动了差不多5万人,是驻守利曼俄军人数的5到6倍之多。乌克兰军队从正面猛攻伤亡很大,因而改变了策略,采用了哈尔科夫反攻战的战术,从9月21日开始,乌克兰就开始打击利曼周边的定居点。直到9月30日晚上把利曼周围肃清,仅留了一条路给俄军撤退。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这一次俄军在红利曼总共坚守作战时间超过了20天,实际上到最后的时候守军已经是岌岌可危,处在三面被包围的状态,甚至后撤的路线,它整个的宽度已经不到5公里了,都在乌军的炮火封锁之下。之所以坚守那么多天,并不是俄军必须要把这个地方守住,只不过是有顶有放,为后续作战来争取时间进行调整部署。”

10月1日,俄国防部证实,俄军从利曼撤退。在进入利曼城市之后,乌克兰士兵便难掩兴奋,热舞庆祝。重夺利曼,被视为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乌克兰取得的最大战果。

10月8日,俄乌局势再次出现重大变化。被誉为俄罗斯“世纪工程”的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克里米亚大桥不仅是俄军的后勤保障的运输通道,更是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象征。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表示,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由乌克兰安全局策划。之后俄罗斯迅速展开了报复行动。

克里米亚大桥遇袭两天后,也就是从10月10日开始,俄罗斯对基辅和其他乌克兰城市发动了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密集打击了从基辅、哈尔科夫到利沃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的能源、国防、军事指挥及通信设施,乌克兰全境连续多日发布防空警报。

在俄军持续空袭打击之下,基辅的能源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失灵,乌克兰电力设施向乌工业和军事企业供电的能力被大幅削弱。泽连斯基抨击俄罗斯反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是“俄式恐怖袭击”,乌克兰30%的电站已被摧毁,乌克兰出现大规模断电。除了打击目标和打击重点出现新的变化,俄军使用的打击手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从10月10日开始大规模的空袭,第一天打的数量比较多,报道最多的有200多枚导弹,这个打击强度的话,俄方肯定是坚持不下去的。这段时间俄方将巡飞弹、远程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相结合来使用,而且数量更多的是巡飞弹。如果打击目标比较坚固或者需要打击强度比较大,就可能会使用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因为它的弹头装药量比较大,爆炸威力比较大。如果是普通的目标,那么一般会用巡飞弹来打。其实巡飞弹现在的爆炸威力也不小,它的弹头重量也超过了50公斤,普通的目标在这种爆炸威力下面也会荡然无存。”

Part

3

面临俄罗斯的空袭,乌克兰向美国和北约提出了更多的防空武器要求。11日,七国集团领导人举行线上紧急会议,G7领导人声明草案称:只要乌克兰需要,他们就会支持乌克兰。北约将给乌克兰提供反无人机系统,以应对无人机的威胁。

10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会议,193个会员国讨论“反对乌克兰四地公投入俄”的议案。联大投票当天,基辅等多地遭到俄军导弹袭击,俄乌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乌方代表指出,所谓的入俄公投是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一步,这一切都是因为乌克兰在战场上不断收复领土。而俄方代表则指责乌克兰向克里米亚大桥发动攻击,称袭击是恐怖主义行为。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涅边贾:

“基辅政权所作所为的证据,就是破坏克里米亚大桥,我们警告说这不会逍遥法外。”

在议案表决前,俄罗斯表示由于美国和盟友国向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施加巨大压力,投票应以不记名方式进行,保持公平公正。不过,此份提议未获得联大采纳。两天后,10月12日,投票结果出炉,联合国143个成员国支持不承认公投结果,俄罗斯、白俄罗斯、叙利亚、尼加拉瓜、朝鲜5个国家承认公投结果,中国、印度等35个国家投弃权票。最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不承认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入俄公投。

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

“我想强调的是,在被占地区举行的全民公投,是在武装冲突期间,在俄罗斯的占领下进行的,也在乌克兰法律和宪法框架外。这不能称为民意的真实表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

“搞公投看上去是一个政治动作,但实际上和战场的形势直接相关。如果现在他还不准备开始谈判、开始外交解决的话,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解决一些政治上、法律上的障碍。”

10月19日,普京在俄联邦安全会议开会期间宣布,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从20日开始进入战时状态,实行最高级别戒备。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领导人有权在经济领域、行政权力机构和地方自治机构中采取动员措施,在实施战时状态的地区会采取宵禁、军事审查、限制民众选择居住地、限制行动自由等措施。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这个战时状态和平时状态的区别在哪呢?比如说在国民经济方面、物资调用方面、交通运输方面,人口流动等方面,都要进行战时管制状态和由政府统一调配。这实际上体现着对战争的一个态度上的变化。”

与此同时,俄乌双方争夺了几个月的赫尔松,前线战事态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俄乌双方的战报截然相反。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乌克兰军队试图突破俄罗斯军队在赫尔松州的一些防御阵地,但都被俄军挫败,乌军遭到重挫,各部纷纷逃窜。而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则表示,俄罗斯政府正在计划将部队从赫尔松地区撤离,为了让撤离行为显得合理,俄政府便开始散布一些消息。美国战争研究所称,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新任总指挥苏罗维金正在为俄军的撤退做准备。

10月19日,苏罗维金在前线接受媒体采访,他表示赫尔松的局势十分困难,俄军可能面临艰难的决定。

苏罗维金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俄空天军总司令,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和叙利亚军事行动,在叙利亚战场,他下令对恐怖分子的聚集地展开了轮番轰炸,更是将某些地区夷为平地,这让他获得了“末日将军”的称号。

10月8日,苏罗维金被任命为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外界分析普京想让这位末日将军来扭转战场上的不利态势。然而被任命10天后,苏罗维金就在采访中公开了俄军将面临艰难的决定,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究竟在赫尔松会迎来一场激战,还是继哈尔科夫、利曼之后,俄军将再次败走赫尔松。

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在赫尔松地区组织平民撤离,约五六万居民被撤离到第聂伯河左岸。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那么大量的人口撤离,第一是俄军可能在这个地方即将要进行一些特别的作战行动,有可能会伤及平民,一旦这个交战规模非常大,甚至是炮火覆盖到整个市区的话,对平民伤亡会带来不少的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发出一个信号,俄方有可能会采用更激进的措施和手段。”

Part

4

战场态势复杂、胶着,但越来越多的参与方不断被牵扯进来,让俄乌冲突的局势愈发复杂、不明朗。

10月17日,白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组成的俄白联军已经开始执行联合防卫任务。俄罗斯国防部消息指出,俄军此次出境部署的部队,以约9000名军人和170辆坦克为主力,此外像携带“匕首”高超音速武器的米格-31战斗机、图-160轰炸机等俄军装备,也开始向白俄境内部署。俄白联军部署的位置,位于俄罗斯西部咽喉城市布列斯特市,布列斯特市位于白俄最西部,北面靠近波兰,南面靠近乌克兰西部。俄白联军集结于此,既能及时应对来自北约驻东欧集群的威胁,又可以根据需要,两面夹击乌克兰。

俄白联军集结之际,10月21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曝光,美军王牌部队101空中突击师,被部署到罗马尼亚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此地距离乌克兰边境只有5公里。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军事专家 陈浩洋:

“美国陆军有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第18空降军。它包含三个师,大名鼎鼎的82空降师,重装部队第24机械化步兵师,另外一支就是第101空中突击师。这支部队历史上比较有名,只要是出现一些紧急的情况,一般都是把第82空降师或者第101空中突击师紧急部署到前沿去,因此它往往会出现在一些美国或要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地区。”

10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同法国、英国、土耳其以及美国防长通话。在通话中,绍伊古明确表示,基辅可能很快就会部署一枚“脏弹”。

“脏弹”是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爆炸装置,其破坏力比原子弹或氢弹等核装置小,使用“脏弹”的目的通常不是为了将城市夷为平地,而是要散播有害物质。受“脏弹”影响的城市将被放弃。根据美方科学家的说法,倘若一枚含有9克放射性物质钴60和5公斤炸药的“脏弹”在纽约曼哈顿的上空爆炸,这座城市将在此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不宜居住。引爆“脏弹”,意味着一座城市将被彻底废弃,其产生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按照俄方说法,乌克兰想将俄罗斯描绘成“核恐怖分子“,计划在其自己领土上发射一枚“脏弹”或低功率核弹头,并嫁祸给俄方,以此在世界范围内发起一场反俄运动。乌克兰方面立即反驳,可能引爆“脏弹”的是俄罗斯。

10月25日,在俄罗斯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在闭门会议中讨论了乌克兰在俄乌战事中制造并使用“脏弹”的可能性。俄方表示,乌克兰很可能声称“脏弹”是俄罗斯投放的低当量核武器,并以此为借口让北约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不过美英法均表示,俄罗斯对乌方可能投放“脏弹的”指控毫无根据,它们认为俄罗斯是在进行“虚假指控”、使用“恐吓战术”,“贼喊捉贼”,为“升级冲突的借口”。

究竟是乌克兰,还是俄罗斯,谁将可能引爆“脏弹”?俄乌各执一词,相互指责,各方激烈交锋。这背后,究竟是又一轮“舆论战”,还是暗示着乌克兰危机正在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制片人:曹峰

编导:魏文婷

编辑:王津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