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完基金就“躺下”,事不关己高高挂?
虽然说选择投资公募基金,做到了“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但如果买入后就毫不关心市场、行业和产品动向,可能错失重要动态,从而导致因错过重要信息产生误解与损失。
获取公募基金重要信息,有一个非常方便又完整的方向,那就是基金的信息披露,获取它的渠道和方式有很多,内容并不复杂。作为投资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知识点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募基金当事人需要在基金募集、上市交易、投资运作等过程中,按规定向社会公众进行基金相关信息的披露。让投资人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持有基金的动向。
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在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都有相应的披露文件供参考,以便于做出投资决策。
公开信息的重要性
内容上,公募基金信息披露会严格遵守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原则,并做到披露时间及时,且公平对待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
形式上,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表述简单扼要、通俗易懂,做到真正的“投资者友好”。同时,获取的途径也做到了“易得”,避免了不必要的“绕路”。
基金告诉你哪些内容?
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十分全面,主要的类型有十余种,比如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托管协议、份额发售公告、定期报告等等。
如果我们一一看下来,既费时又费力,也没法及时获取到我们所关心市场、行业和产品的信息与动向。那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些什么呢?

买基金前关注什么?
想要入手基金,我们关注的是如何挑选到风险收益和投资方向都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那么,基金招募说明书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
通过招募说明书,投资者可以了解到关于基金的基本信息:
基金如何运作?基金管理人是谁?他的投资策略是否适合我?购买渠道是什么?
且招募说明书除了重大变更需要临时公告外,每年会更新一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更新后的招募说明书了解到基金的最新动向,合理做出投资决策。
买基金后要看什么?
对于有投资经验的“基民”,又要重点了解哪些基金的相关信息呢?可以关注基金的定期报告。
基金的定期报告分为基金的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上图!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通过定期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财务指标、基金净值等与我们“钱包”息息相关的基金实际收益情况,还能了解到基金投资运作、投资组合是否与我们的预期一致。
对于开放式基金,我们也能通过定期披露的份额变动情况,感知市场的动向,做出投资调整。
然而,市场总是瞬息万变,定期报告对于“突如其来”的概率事件没法做到及时反应。
别担心!当发生对基金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时,管理人也会编制并披露临时报告,让投资者了解动向,做出判断。
信息披露如何获取?
一般来说,通过以下渠道,我们可以获得权威、规范的基金披露文件:
1、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官网;
2、基金指定代销机构;
3、四大证券专业媒体: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4、财经门户网站等。
信息披露如此重要,我们可千万不要划过去啦,投资可不要“盲人摸象”。让公募基金的公开信息披露,成为你未来投资路上长期照亮的“灯塔”。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