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多囊卵巢综合征”(下面简称多囊)这个词,估计很多备孕期的姐妹都不陌生。
据统计,多囊是备孕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居然可达到7-10%,也就是说10个备孕姐妹中可能有1个是多囊呢!
首先,按照惯例,还是先名词解释一下——

我自己在备孕最初阶段,就按这个国际标准自己先对照判断了一下:月经周期差不多28天,每个月挺准时的;检测排卵时每个月都能正常排卵;六项激素检查中,雄激素不高,多囊一般较高的LH不仅没偏高,还偏低;而且BMI正常,体型中等,虽然手脚有些毛发,感觉也还好,不算严重。
一条条对照下来,自己觉得应该和多囊挂不上钩吧。
第一次试管进周前,医生根据我的检查结果,拟定的也是普通的长方案,打半针达菲林后开始促排。
作为只有左边卵巢的“孤巢英雌”(右边卵巢在小时候阑尾炎手术时被不慎切除),第一次试管长方案促排出18个卵泡。这着实让医生吃了一惊,她本来都觉得我取不到几个卵,结果一直担心我取卵后肚子胀不胀,怕激素高会有腹水风险。
在第一个医院中的一次促排三次移植,都没有着床,我一直觉得是自己宫腔问题或者是免疫问题,没有想过其他可能的原因。
(当然,那时候有很长一段纠结迷茫的阶段,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才诞生了“小桃妈妈”这个号啊~)

“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啊!正常AMH值一般介于2-6.8 ng/ml之间,大于6.8时,要考虑有多囊倾向。”
“我在第一个医院检查都没说过有多囊啊,我激素水平不高,能正常排卵,月经也正常,也会是多囊吗?”我“据理力争”着。
医生先给我开了糖耐量测试,测定餐前餐后的血糖、胰岛素,等结果出来再来面诊。

结果却啪啪打脸,虽然餐前值还OK,但是餐后2小时胰岛素有40+,高出医院要求的20 uIU/mL一倍有余。
医生对照我的这些指标,结合我的基础卵泡数、第一次促排的结果等,肯定地说:“你确实有多囊倾向哦!”

我整个就是黑人问号脸啊,明明对照那些标准,自己感觉都不是啊,为啥换了个医院,做了几个检查,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最大的问题是,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啊?
医生拿出纸笔,边写边画,给我详细讲解了一番:
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我们平常听到的XX病、XX症不太一样,既然叫做“综合征”,就是因为它的发病并不单纯,因此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有的表现的是被大家所熟悉的诸如肥胖、月经紊乱、排卵不正常等这些常见症状,有的则可能没有这些典型表现,像你这样的瘦多囊其实也很常见。多囊的本质是身体的代谢异常,据统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85%的人都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其中胖多囊和瘦多囊人群中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占比分别为95%和75%。
你可能要问:什么是胰岛素?
它是由胰岛产生的一种激素,帮助身体利用葡萄糖,将葡萄糖转换为能量供身体应用,也是身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类疾病的一个重要伴随症状,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就像是一把“锁”,而胰岛素就是一把“钥匙”;正常情形下钥匙是能打开锁的,胰岛素就会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顺利的送进体细胞,或是供身体利用或是作为备用能量储存起来,然后血糖降低到正常范围。
但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就相当于钥匙“卡”在了锁里无法打开;为了完成把糖分输送进细胞的任务,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迫使”细胞吸收葡萄糖。
但血液里面更高的胰岛素水平会使细胞的抵抗增强,从而导致胰腺不得不继续超量分泌胰岛素——这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有胰岛素抵抗,意味着你的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胰岛素,身体就会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维持血糖正常,但是也并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换句人话就是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很好地干活。
来打个比方吧:胰岛素就相当于搬运工,把血管中的葡萄糖一对一运到细胞内。
如果我们暴饮暴食或运动不足,葡萄糖堆积得多了,那就需要派出更多的搬运工。开始偶尔加个班,到后来直接变成无休了。
工人们也会累、会伤、会残,会消极怠工。直到有一天精壮劳动力不够用了,休班的、工伤的、未成年的、残疾的只能都被派了出去。
这个时候就是典型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胰岛素已经很多了,但他们的工作能力下降了,工作并不能高效完成。

此时身体就会产生代偿性的反应,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让胰岛素的峰值增高,持续时间延长,身体跟着进入一个高胰岛素的状态。
而随着高胰岛素状态的出现,一连串的身体反应也来了,有的人会无缘无故的发胖,有的人会消瘦,还会造成身体的糖脂代谢进入异常状态。
对于备孕的姐妹来说,胰岛素抵抗状态不仅会引发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的出现,还可能会抑制卵泡的发育成熟,诱导机体发生高雄激素血症,影响后期的促排卵效果,甚至出现身体对促排卵药物的抵抗。
我们开的这个餐前餐后血糖、胰岛素测定,就能很好地帮我们判断是不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再结合你B超情况、激素情况,来判断是不是有多囊的情况存在,为后面进周促排方案作参考。

为什么你之前医院没有检查这个?
胰岛素释放试验确实不用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原则上不查也可以,而且诊疗指南也没有要求必须查。
因此,医生如果对内分泌认识不深,就不会给你开具这项检测了,你也不能说他是少查漏查。
光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是很难看出有没有胰岛素抵抗的,要开具“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才准确,检测空腹、餐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胰岛素浓度。你看你空腹水平都正常,餐后才有问题,光查空腹就体现不出来。
医生继续说道:
正如之前说到的,大家一般都以为多囊首先要“胖”,不胖的人很可能很难会去往多囊上去想,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的误区。
如果脂肪细胞发生抵抗,这说明脂肪细胞不能吃糖,在高胰岛素的作用下会把没消耗的糖又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了,这就是胖子们体内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是肝脏细胞有胰岛素抵抗,这意味着肝细胞吃不到糖,它会因为缺乏能量而消极怠工,而多余的糖导致的脂肪储存,于是你可能会出现脂肪肝。
对于大部分瘦多囊来说,可能是肌肉细胞发生了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肌肉细胞吃不了糖就没有能量,没有能量就练不出肌肉。
大量的糖原和脂肪还需要被消耗来维持肌肉活动的供给,身上的脂肪就越来越少,这就是瘦子的肌肉胰岛素抵抗的特征。
另一方面啊,很多瘦多囊的姑娘看起来体态纤细,体重偏轻,但却一样也不能忽视内脏脂肪的问题哦。
听到医生这么说,我不自觉地低头看了看自己肚子上的一圈肉肉,陷入了沉思……

医生继续说下去:
在这个OGTT测试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中,血糖调节和胰岛素功能正常的人群,数值表现是怎样的呢?
空腹血糖应该在3.9~6.1 mmol/L,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但不超过10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3.9~7.9 mmol/L,餐后三小时血糖应该恢复至空腹水平。
空腹血糖是否正常、半小时到一小时中能否到达峰值、并且数值在合理范围内、餐后2小时是否可以出现范围内的回落,餐后3小时是否能够恢复正常,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
而胰岛素高峰一般出现在喝糖水后半小时或者1小时,高峰推后就属于分泌异常。
再看高峰的数值,高峰超过空腹的10倍就是分泌过多,2-3小时的胰岛素没有明显回落也属于异常(有医院的标准是空腹3-4倍以下)。
我自己赶紧对照一下我的测试结果,虽然血糖水平正常,就是胰岛素没有正常回落,这应该就需要改善。

想要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需要从改善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入手,就首先让身体不要接受那么多糖,这样胰岛素就不需要分泌很多。
相反如果身体摄入糖分过多,需要分泌的胰岛素也就越来越多,这时如果因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工作效率降低的的话,身体势必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保证代谢的正常进行。
如果胰岛素情况比较严重,医生一般会开具二甲双胍来治疗。
它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并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脏生成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但是大部分人吃了这药都会有腹泻、恶心、呕吐、胃胀、消化不良等一系列副作用。
由于我的情况不算严重,医生就先没有开药了,而是叮嘱我仔细听宣教室中护士的讲解,做好生活干预调理。
简单来说,包括三大部分,饮食、运动、心理调节。

如果让身体中的血糖上升速度变缓,就能降低产生高胰岛素状态的可能性,阻断对身体的其他后续影响。
而血糖上升速度取决于两点,食物中糖分子的复杂程度及非糖成分的比例。
首先,我们要尽量选择糖分子复杂的食物,减少精炼糖等糖分子简单的食物摄入,糖分子越复杂,身体需要利用进行分解的过程就越多,血糖上升速度就会越慢,糖分子越简单,胰岛素上升的速度就会越快。
这里又要说到一个概念:GI值(Glycemic Index),“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也可简称“升糖指数”。它是反映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于血糖浓度的影响。
食物的GI值等级:低GI食物GI≤55;中GI食物55<GI<70;高GI食物GI≥70。

高GI食物由于消化快、吸收率高,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增加,餐后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超过人体本身所需的能量,自然就会转变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高GI食物又令人短时内产生饥饿感,于是又开始吃吃吃,陷入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食用高GI食物的人,体脂率通常都比较高。
而低GI食物,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血糖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也就不容易产生多余热量使得热量转化为脂肪,也不会令人容易饿。低GI的食物非常容易产生饱腹感,能够帮助身体减少脂肪的储存,达到瘦身的作用。
以主食为例,我们平常吃的面包、馒头、白粥和米饭,食用后血糖上升就会比较快;
而玉米、红薯、山药等杂粮,因为其中含有很多纤维和降解速度慢的淀粉,所以也就减缓了胰岛素的上升。
因此,像我这样有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就要多吃含有非糖食物比例更大的食物,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
我马上检讨了下自己的三餐,从早上的面包到中午的白米饭、晚上的白粥,都是被护士小姐姐点名的黄灯食物啊!
看来是需要参照下图好好调整一番:

食物的GI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如烹饪方法、淀粉结构、膳食构成等等。
护士小姐姐还给了几个快速判断食物GI值的小技巧:
· 含糖量:含糖量高的食物通常都有添加糖浆或砂糖,热量高的同时营养价值还低。
· 含纤量:通常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GI值相对都较低。
· 成熟度:食物成熟度不同GI值也不一样,像香蕉GI值就是越熟越高。
· 加工方式: 同样的食物,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也会导致其GI值产生变化。对于蔬果来说,大部分的GI值都挺低,所以,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生吃还是生吃吧。至于肉类,精加工的比低油低盐的煎烤类的GI值高。
· 淀粉结构:精加工过的米面,如粥、羹比平常的干饭、面条GI值会更高。
平时日常的饮食可以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各类食物要吃多少量,都一目了然。

说来惭愧啊,生物系本硕出身的我,却是因为备孕、试管,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概念,也是第一次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饮食结构。
与几十年前追求温饱为主的时代不同,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应该都普遍是“吃太好”,重油重盐重口味,肉类摄入过多,蔬菜、水果、五谷、豆类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不够合理。
比如我自己吧,虽然身处闽南地区口味清淡,但从小就不喜欢吃各种杂粮豆类,基本上主食都以白米白面为主,吃得不够杂、不够粗,与膳食宝塔对照一下,就发现谷薯、蔬果、豆类摄入都颇为不足。

普通人日常都要讲究营养全面均衡,对于备孕时期的我们而言,更是要讲究吃对吃好呢!
卵子与精子都不是凭空长出来的,都需要充足、优质的原材料来合成,身体需要从外界摄取充足的营养,通过吸收、转化,变成能量以保证细胞、激素的合成,以及营养储备等等。
借着查出胰岛素抵抗的契机,我这个试管路上屡战屡败的家伙,在寻医问药、配合医生的同时,开始注重自己的一餐一饭,变着花样,吃对吃好。
护士小姐姐继续讲道:除了吃之外,运动也很重要,这更是我从前没想到过的。
虽然自己一直是中等偏瘦的体重,但平时上班坐着,下班窝着,每天运动量低得可怜。
再加上连续试管促排移植,打了不少针,吃了不少药,整个人浮肿、发虚,特别是肚子一圈肉肉。
护士小姐姐继续说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多囊要减肥,却不知道其实这只是运动带来的“副产物”。
对于备孕的姐妹而言,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对提升卵子质量、增加胚胎着床、提高备孕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运动有利于促进女性的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能有效改善血供,将养分更多地输送到子宫、卵巢,有利于卵泡生长、改善卵子质量,促进胚胎着床;运动还能增强代谢,改善体质,调节免疫平衡;还可以调节心理及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睡眠,预防细胞老化。

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姐妹来说,运动更是改善这一问题的一大“法宝”。
它可以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糖和脂肪,继而减少胰岛素的压力,并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以增强脂肪酸氧化作用,降低脂肪酸对肝内和外周糖利用的不利影响。
特别要注意的是,护士小姐姐敲了敲重点——
我们除了需要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外,还需要注意做好促进增肌的无氧运动。
它比有氧运动更能帮助你消耗糖类,能增加我们体内对能量的总体需求。肌肉质量每增加10%,胰岛素抵抗就会减少11%。
特别是瘦多囊的姐妹们,别以为不需要减肥就不用运动,你们尤其要注意增加身体的肌肉量。

随着肌肉量的增多,身体的代谢水平会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运动对于糖脂代谢有拉动作用,会消耗更多的糖类和脂类,而身体会随着需求的增加,加强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当代谢提高之后,卵子的营养储备就会更加充足,质量也就随之提高,这是通过饮食干预和营养剂补充都很难达到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呢?

在运动代谢过程中有氧气的参与就叫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较低,耗能较小,氧气有足够的时间被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并帮助燃烧能源。
简单来说,强度低、能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
比如:快走、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慢骑自行车等,这也是大家普遍认识的运动类型。
而无氧运动呢,可能大家比较不熟悉,是供能过程中则没有氧气的参与,一般强度大,持续时间较短,运动时心率大约在170-180次/分以上。
它的特点是能量输出快,持续时间短,不需要氧气。比如短跑、跳跃、举重、卷腹等依靠爆发性力量的运动都是属于无氧运动。
这两种类型的运动很少独立存在,也不会一下子从一种代谢状态转换到另外一种状态,更多时候他们互相重叠,只不过有时候有氧代谢占主导,有时候无氧代谢占主导。
当运动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能量需求超过有氧代谢系统的供给能力时,无氧代谢系统就开始启动。
无氧代谢只能使用糖分作为燃料,供能迅速但是产能量比较少。所以我们在做无氧运动时容易感觉力竭,一般做几分钟就需要休息一下,让体力恢复,再进行运动。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心脏医学会提出的建议,我们适量的运动标准是:
每周至少运动3-5次,每次运动20-60分钟,运动强度为心率最大值的60%-80%,心率最大值=220-年龄。
比如你年龄是30岁,那心率最大值就是220-30为190,运动时的心率就最好保持在114-152次。
并且在自己能承受的情况下,最好达到这个范围的上限,这个一般就需要无氧运动才能达到短时间的高心率。
你们是不是常常以为自己有空走走路、散散步,就是运动了,这其实只能算是“活动”罢了,心率根本达不到上面的这个水平,不用说提升心肺功能了,就是减脂都是很“低效”的。

我们会建议大家先做一个Inbody检查,查看体脂率和肌肉含量,再根据自己的情况与运动基础,找私教订制出适合的备孕运动,同时纠正自己日常错误的运动习惯,避免引起运动损伤。
护士小姐姐继续说下去:
咱们多囊的姐妹们啊,平时还要特别注意要懂得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我知道,你们备孕不顺利,难免会有压力和负面情绪。
当处于“高压”之下时,咱们身体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应激状态会表现在肾上腺上(HPA轴),会帮助大脑关闭外围或不必要的功能,进而干扰整个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运转。
简而言之,就是身体为了生存,先顾不上掌管性腺的生殖轴(HPO轴)了。
在长期情绪异常、压力较大的状态下,肾上腺分泌的应对压力的激素皮质醇会增加。而皮质醇与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孕酮、雄激素)是同源类固醇激素,都是由胆固醇加工而来的。
同样的原料来源,被用去合成皮质醇的部分增加了,就导致合成雌激素、孕激素的原料不得不减少了,从而进一步影响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
长期的慢性压力还将导致皮质醇持续增高,身体处于备战状态,血糖水平也会持续升高,导致胰岛素的频繁释放。
长期下来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而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代谢异常。

此时我们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睡眠障碍,比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这对备孕也影响很大哦!
当我们入睡时,为人体提供生存动力的肾上腺功能才会相对减弱,从而致使各种代谢都进入休眠状态,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等备孕相关激素会大量分泌,这样我们的身体才可以给生殖系统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提供卵细胞发育。
但如果长期熬夜、失眠、睡眠障碍,身体得不到有效的休息,一直处于清醒的强应激状态,身体需要被动地分出更多的营养能量,应对皮质醇的增加,可能导致我们的免疫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卵子生长的内环境和胚胎的着床。
对咱们来说,备孕本身就是一个压力的来源,如果不幸再遇到久备不孕或者试管多次失败,反复从期待到失望,这种长期的精神煎熬,导致睡眠质量不佳,更会加重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恶性循环。

看到这里,你们更可能焦虑了,虽然压力大有不利影响,但“臣妾做不到啊”,该怎么办呢 ?这里也说点减压方法吧~
首先啊,先不要把怀孕当成唯一的正事。
我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规律的生活、压力过大的工作,会影响女性受孕,因此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会让妻子找一个闲职或者干脆辞职,专门在家等着“造人”。
但是,其实呢,有调查结果显示,这样全职在家的女性往往更容易患上备孕期心里焦虑症。
备孕期的女性千万不要把怀孕看的很重,切忌把怀孕当成唯一的“正事儿”。
其次,咱们可不要孤军奋战。
大家不要把自己想成是孤立的存在,你的老公、父母、亲戚、朋友等等都可以是你强大的后盾。
备孕期有什么苦水、牢骚,或是想不通的事情,可以多和其他人说一说,如果觉得和别人不好讲,也可以和备孕群里“同病相怜”的姐妹们多聊聊。
不要一个人憋着钻牛角尖,找一个倾诉的方法,这样你会觉得心里轻松很多。
如果平时容易紧张焦虑,还可以试试练习深呼吸。
有研究发现,脑干呼吸中心中的少数神经细胞连接着大脑的唤醒中心——蓝斑核,可以调节整体的唤醒和焦虑程度。
同时,经过平稳有序的深呼吸,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伴随着呼气吸气的过程,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关注体内细微的感受和变化,引导自己排出清理掉多余的负面意识和念头。一呼一吸之间的有序稳定感会在一定程度帮助我们缓解焦虑与紧张,但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要慢,呼吸要深长。
第一问:你在害怕什么?
最能让人产生恐惧的东西就是未知,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具体害怕什么时,就像打仗一样,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敌人在哪里。
缓解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清楚你到底恐惧的是什么,是害怕失败,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心,也或许是别的什么东西。
当你能确定下来自己担心的东西时,你的焦虑情绪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因为你已经找到了“撬动恐惧的支点”。
第二问: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有些人害怕失败的感觉,有些人害怕付出了没有回报……
不管你害怕的东西是什么,你首先要锁定它,然后告诉自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当你有勇气面对最坏的结果时,你还有什么东西可担心的呢!
第三问:是选择逃避、还是面对?
最坏的结果有可能是又一次遭受打击,你害怕吗?也有可能是没有达不到你的预期目标,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你害怕吗?
如果你觉得这些自己无法面对时,你再问问自己,如果自己选择逃避、不接受挑战,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两者对比一下,如果行动后最坏的结果也比逃避问题的结果好的话,那么你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
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问题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不解决掉它,它永远都在,拖得时间越长,甚至还会日益加重。
勇敢地面对它,解决它,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不安焦虑情绪就会逐渐减弱或消失,我们还会不断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从而进入良性的循环。
在备孕期间,尽量让自己不要过度思考。即便避免不了工作、生活等给自己带来的繁忙和压力,也要适当给自己多制造一些可以完全放空、放松的时间。
你以为多囊是个缠人的小妖精,其实它是只纸老虎,你弱它强,找对方法后,你变强了,它就弱了。
我们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吃饭、每一次运动、每一次睡眠开始,学会好好爱自己,打败多囊,收获好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