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富士康15天发生了啥 基层管理者亲述,带病回厂正常工作。这是真实情况吗?
富士康15天发生了啥 基层管理者亲述
10月29日,“郑州富士康员工因聚集性疫情徒步回家”的视频在社交网络流传。传言进入隔离点的隔离人员在10月29日被放行返工,包括阳性病例。随后,关于疫情将如何继续扩散的恐慌,以及关于富士康对疫情控制不力的质疑,成为放大讨论的焦点。
郑州有几十万工人。在这个“小社会”里,面对疫情,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复杂多变的心理认知。
10月31日,中国经营报YiMagazine采访了富士康生产线的一名基层经理王海(化名),他管理着1000多名工人。他谈到了对富士康疫情管理和产能的观察,以及他个人对造成大量员工“逃离疫情”原因的分析。王海表示,他观察到的事实与上述传言有出入。但他也指出,解决员工恐慌的办法不能只是“辟谣”。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园区物资、物流能力不足导致的阳性病例短期出现和密切接触者的安置,以及公众目前对新冠肺炎情况的认知,都是引发恐慌的原因。在他看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平衡防疫和生产的关键。
伊:伊马格津
王海:郑州富士康一条生产线的基层经理。
不透明的数据和惊慌离去的人们
易:目前富士康园区隔离的阳性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在哪里?隔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海:从10月15号开始陆续被带走。有一个集中隔离点,位于恒大未来之光旁边的一个小区,可以容纳2万人左右。我还知道机场南边有一家收容所医院。另外,有些人被隔离在宿舍里,无法封闭整层,只能单间。但是在宿舍里被孤立的人不多。
易:有传言说恒大这个隔离点有一些阳性病例被放出来,带病回厂正常工作。这是真实情况吗?
王海:被放出来的人不是阳性患者。可能是与阳性患者共享筛查的人或与他密切接触的人。因为他们校区空间太有限,无法隔离,所以这些人和阳性患者可能被隔离在同一个房间。
在被释放前,这些人已经进行了抗原筛查,只有两次抗原阴性才能回园区宿舍。但他们的风险还是比其他核酸结果阴性的人高,所以在恒大隔离点被快速筛查释放后,被送到园区的裕康北宿舍进行二次缓冲。他们是10月29日下午从恒大隔离点出来的,但还没从二级缓冲区出来(10月31日),还没上班。
易:大批员工离开园区,步行回家。根据你的观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海:其实之前我们的人员管理一直很顺利,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虽然后勤方面有不足。然而,在一些人翻墙跑出来之后,这种新闻在Tik Tok爆发了。周六(10月29日)上午,工人圈里有传言说,公园即将关闭,要变成“平躺实验区”了。员工因为这个谣言开始慌了,觉得不跑就没时间了。
另外,公园旁边的恒大隔离点在10月29日释放了一些人。据我所知,他们做了两次快速筛查,阴性结果后就去了园区裕康北宿舍的缓冲区,直到周一(10月31日)才上班。但当时有传言说这些人会直接去上班。
这些消息的叠加,导致周六全园员工人心惶惶,有人踢开闭环围栏逃跑。他们认为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病毒的情况。他们认为被感染后,会像2020年初在武汉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一样,不仅会感到不适,留下后遗症,甚至会死亡。当一些员工的情绪爆发并通过Tik Tok和大众媒体传播时,一些起初不想离开的人在没有完全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也跟着离开了。
根本上我觉得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公司太大流程太复杂,员工对实际情况有一些误解。
易:员工的伙食和生活物资有什么问题吗?
王海:自从在公园隔离后,吃饭就没问题了。公司会提供一日三餐,早餐是牛奶和面包,午餐和晚餐是米饭和三道菜。
但是,有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员工缺乏上传到互联网上的材料。核酸结果异常的人需要去隔离点隔离。调到一个地方,后勤可能就跟不上了。毕竟现在的餐饮系统刚刚实施,还存在一些流程上的问题和不足。恒大隔离点第一天就是这样。
易:员工能从公司的公开渠道了解到这些检疫防控政策和隔离点放行人员的真实情况吗?
王海:这个公司太大了,我们也很无奈。工厂里有几十万人,只有几十万人知道我走下去。我这么说,他们也未必相信,该去还是不去。
生产力受到影响。
易:你们车间有多少人?现在有多少人需要被隔离?
王海:我主管1000多个车间。现在50%到60%可以上班。剩下的30%到40%,包括核酸阳性的,用异常管隔离的,回家的或者不来宿舍上班的。目前车间里工作的有五六百人。
易:这对产能有多大影响?
王海:影响很大。只能实现原来目标的50%左右。
易:现在,上级给你生产定额了吗?如果因为停工太多导致生产延期会怎么样?
王海:不是这样的。这可能不是我这个层次的人能决定的。我们现在开始的程度取决于能来多少人,也就是能开多少流水线。我不直接处理招聘工作,但是听说富士康最近还在招人,而且提高了返点(临时工工期结束前一次性工资)。
易:车间里的工人是什么心态?他们会担心吗?
王海:我很担心。他们对这个病了解不多,可能是信息渠道的原因。他们不知道这种信息。网上有传言,他可能认为是真的。
隔离点+缓冲器
易:如何评价目前郑州富士康的防疫管理?它有什么问题?
王海: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风险人群的转移速度比较慢。因为人太多,之前后勤人手不够,政府确认速度没跟上。比如这个员工确诊了,但是要等一天左右政府发来的确认信息和带走他的消息。
易:目前对还在园区工作的工人是否还做核酸筛查,对结果异常的人进行隔离?
王海:截止到10月31号,所有核酸检测已经三天没做了,最后一次是10月28号。现在重点是做抗原快速筛查,每天做,快速挑出所有阳性。没有快速筛查结果,不能进入工厂园区。同管的秘密、异常、疑似病例需要核酸,个体采样阳性诊断后才会隔离,但采样结果没有那么快。
易:你认为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王海:目前资源还是不够,隔离室很少。很多员工确实有核酸异常,但是有一管是阳性的。不代表这个试管里测试的人都是阳性。有些人只是有牵连,联系紧密,但现在都被孤立了。没有被感染的人需要和真正呈阳性的病人分开。
目前也可以隔离,但是人口密度比较高,有时候可能一个房间几个人。其中只有一个可能被诊断,但其他(与正管或其紧密连接的)将被连接。
如果能在目前隔离点以外的区域按照高危、中危、低危对人进行隔离,隔离时间可以逐渐减少,会有所帮助。否则如果人留在(恒大隔离点),就是对隔离资源的浪费,没被感染的可能风险更大。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要求。第二个需求是让信息真正公开透明,请各地医疗团队帮忙。点对点支持,比如这些楼层有多少医生支持,某个车间或区域有多少人支持。这可能会很快解决疫情。目前人力物力都不够。
易:多一个缓冲,你担心你的生产线会少一个工人吗?
王海:健康第一,产量和工作第二。但目前来看,比如隔离8个人,感染的风险肯定是很大的。如果隔成单间,一人一顶帐篷,低风险员工隔离三五天或者一周,没有问题就可以安全返回岗位。
没有归零的资源,
没有“平躺”政策。
易:你个人目前对感染的风险有恐慌吗?
王海:我不慌。随着我越来越接近病毒,我比以前知道更多的信息。我觉得一方面是观念有问题,不能用三年前对待新冠肺炎的态度来对待现在的疫情。据我观察,目前,年轻人感染病毒的症状较轻。可能是确诊后一天发烧,第二天就不烧了,然后喉咙痛,然后就好了。但是现在信息不对称,然后导致恐慌。
我自己不担心。只是一个方面,但是没人要。员工肯定不要。即使是感冒,你也不想感冒。当然也有人担心后遗症。
易:你觉得疫情的症状不如2020年初的武汉,富士康员工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更好的控制疫情。这是矛盾吗?
王海:这个矛盾不是我们造成的。现在没有“平躺”政策。如果采用武汉的模式,阳性患者和密切接触者会被隔离,检测没有问题,工人才会上班。
易:你现在最大的诉求是什么?
王海:我觉得还是要把信息透明化。我们不仅不知道全园的病例数,也不确定郑州的数量。如果数字不透明,那么外部的医疗资源就无法进来帮助我们,我们会更害怕。
二是希望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提供防疫物资支持。为了降低被隔离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帮助确诊者康复,我们需要更多的帐篷、行军床、药品、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
第三,我觉得对这个病毒的认知可能需要调整。我们感觉三年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死亡率很高,但现在看来重症率并不高。从10月12日我们整个郑州市陷入一片寂静已经过去将近20天了。我们需要传达我们声音的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