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那么结合这两种气体的特点,我们对一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归纳。
对于一些常见气体的制备,重点要考察的就是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在实验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
1.气体发生装置
制取一种气体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我们要考虑两个方面:
(1)反应的条件
该反应的发生是否需要加热。
(2)反应物的状态
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还是固体和液体。
然后,我们再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在我们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也就是固体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反应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发生装置。
(1)固体加热型
用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制取氧气就属于这种类型。
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固体平铺于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导气管以稍露出橡皮塞为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2)固液反应不加热型
我们课本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用二氧化锰催化氧化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备氢气都属于这一类型。
2.气体收集装置
对于气体收集装置,我们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进行选择。
(1)对于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我们用排水法收集。
排水法:
例如,氧气和氢气的收集。
(2)对于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法。
向上排空法:
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的收集。
(3)对于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法。
向下排空法:
例如,氢气的收集。
注意:对于密闭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时是短口进,长口出。如下图所示:
有的同学会觉得向上排空法和向下排空法容易记混了,明明知道是用向上排空法但是做题时就会选成向下排空法,感觉好冤枉。没有关系,大家只要记住关于排空法,是向上还是向下,可以参照集气瓶口的位置。集气瓶口向上就是向上排空法,集气瓶口向下,就是向下排空法。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