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检测用玻璃器皿的洗涤要求
1.1、所有盛放过微生物菌株或被微生物污染的玻璃器皿应放在高压灭菌器中121℃灭菌40分钟,这个过程还能液化固体培养基,使之容易被清除。
1.2、灭菌后的玻璃器皿倒空后用自来水初步冲洗,放入清洗仪或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浸泡后用清洗器皿清洗或手工清洗。
1.3、人工清洗时,先将玻璃器皿浸泡到适当的清洁剂中,然后用刷子清洗。装过凡士林、石蜡和液体石蜡的玻璃器皿要单独清洗,以防止在玻璃表面形成油膜。
1.4、洗涤剂清洗后的玻璃器皿和器皿,要充分清洗。用于微生物分析和营养研究的玻璃器皿在热的自来水上冲洗5次,再用蒸馏水冲洗3次,空出水后放到干燥箱中加热干燥。
1.5、使用过的移液管应放到操作台上的灭菌液缸中。如果移液管用于吸取液体菌株或水,可以在缸中加入一半量的高氯酸溶液消毒。当移液管用于吸取血液、血清、奶和其他食品的溶液时,则不能使用高氯酸,可以用75%的乙醇溶液作为灭菌液。高氯酸不能与甲醛混用。
1.6、一次性塑料培养皿、移液管、接种环、接种针和瓶子等弃置前先在高压灭菌器中121℃灭菌40分钟,灭菌后的器皿放入塑料袋中,将袋密封后弃置。
1.7、载玻片和盖玻片使用后先浸入操作台上盛有灭菌液的缸中,弃置前不需要进一步消毒,如果知道其中可能有致病菌存在,将灭菌缸和内容物一起高压灭菌(或使用次氯酸以外的消毒液)。

2、生物学检测用玻璃器皿的灭菌要求
细菌培养基和所有用于分离、保存菌株的容器及用于细菌学研究的器皿、设备都要灭菌,并通过细菌学检测法证实灭菌操作的有效性。
2.1、干热灭菌
虽然干热灭菌不如湿热灭菌的效果明显,但它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2.1.1、酒精灯灼烧灭菌
用于对不易被火焰烧坏的接种针、接种环和金属器皿的灭菌。对接触性病菌灭菌时,要有带罩的灭菌器或特殊的灭菌装置,以有效防止污染物的溅出。
2.1.2、鼓风干燥箱灭菌
鼓风干燥箱灭菌通过电或气体加热保持温度,并由热控装置控制温度。它可以对试管、玻璃平皿、盘子、细颈瓶和移液管等干燥的玻璃器皿灭菌。需灭菌的玻璃培养皿和移液管可装入铜合金或不锈钢的容器中,然后放入干燥箱中灭菌。玻璃器皿灭菌前要先干燥。干燥箱也可用于对密封容器中的干燥物质和保藏菌种的矿物油的灭菌。待灭菌的容器应在开机前放入干燥箱,摆放时注意不要太挤,留出空气流动的空间。灭菌时从温度达到160℃时起应保持2小时。灭菌后,待温度接近室温时再开启箱门,防止玻璃器皿爆裂。
2.2、湿热灭菌
2.2.1、沸水浴
煮沸5~10分钟对杀灭无芽胞细菌十分有效,但多数的细菌孢子仍能存活。当不需要彻底灭菌(培养基中含有很多选择性药品)或没有更好的灭菌方法时,采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如果用过的物品和器械不能接触高温,则要用无菌水灭菌,尤其是在水源缺乏的地区。否则时间长了会在器具表面形成一层钙盐。
2.2.2、高压灭菌
2.2.2.1、高压灭菌是培养基灭菌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对所有在高温下不分解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它还适用于对玻璃器皿、器皿和标准菌株及其它污染物洗涤前的灭菌。高压灭菌器内部的实际温度取决于蒸汽压力,如下表:
纯饱和蒸汽压下高压灭菌器的温度

高压灭菌采用的为103.4 kPa、121℃、15~30分钟灭菌。固定温度下的灭菌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
2.2.2.1.1、放入的灭菌物质和污染物的特性。
脱水培养基在生产过程中所受到的污染很小,但耐热的芽胞,如芽胞杆菌可能在培养基中大量存活,使得培养基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彻底的灭菌。
2.2.2.1.2、容器的体积和壁的厚度。
穿透500mL装满培养基的平底烧瓶所需的热量是100mL装满同样培养基平底烧瓶的2倍,而加热同样容量的装满水、稀释液和营养肉汤的厚壁烧瓶所需时间比加热装满同样物质的薄壁烧瓶的时间要长一半。
2.2.2.1.3、内容物的特性。
琼脂的热穿透时间比水慢1倍。
2.2.2.1.4、灭菌的同时加入灭菌指示条或指示带,监测灭菌效果。
2.2.2.2、高压灭菌前要确保高压灭菌器中的所有冷空气已经排空,因为冷空气和蒸汽混合的压力要比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偏低,而且,冷空气的存在会影响蒸汽的穿透力,造成高压灭菌器内部加热的不平衡。
2.2.3、浓缩灭菌
用于血清培养基在制备时的灭菌。将培养基分装到不同容器中,摆放在特制的斜架子上,温度逐步升到85℃,并保持2小时,使培养基完全凝固。当培养基不凝固时,可采用低温(约56℃)方法连续灭菌几天。
2.2.4、应定期(一年)使用生物指示物检查灭菌设备的效果并记录,指示物应放在不易达到灭菌的部位。日常监控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方式进行。
2.3、过滤除菌
过滤除菌适用于对不宜加热的液体和溶液的灭菌。过滤除菌的成分可以采用无菌操作加入到其他已经加热灭菌的成分中。
2.4、化学消毒液消毒
化学消毒剂主要用于对皮肤、地板、建筑物和设备的消毒,还可以用于加热法不能有效杀死的微粒的消毒。在实验室,应该把用过的可能含有活菌的移液管、载玻片等放入装有消毒液的消毒缸中。溅到实验室的菌种残余物要先用沾有消毒液的海绵覆盖,然后再清除。
2.5、无菌工器具的标识
实验室应划分出灭菌后的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培养基的专门存放区域或设施,使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应有明显标识以与非无菌工器具和器皿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