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这个实验室…...霾还没走,沙尘又来?石家庄人挺住,冷空气正在逼近
关注↑↑↑团团吧~
日 期 天 气 限 行 11月28日 多云-1~8 4和9男孩都变大叔了,青春呀~~~
——To:milimili~
霾还没走,沙尘又来?石家庄人挺住,冷空气正在逼近,气温降至0℃以下 多所高校紧急辟谣,请停止转发!【关注】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贺建奎实验室更新多个视频…
刚刚!石家庄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这12处建筑入选霾还没走,沙尘又来?石家庄人挺住,冷空气正在逼近,更可怕的是……气温降至0℃以下
今天一早,
你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吗?
(图自水印)
说好的随着冷空气抵达,
今天京津冀的雾和霾将会被清除,
然而现实呢?
并没有!因为沙尘又来了!
据@河北天气 微博:
受冷空气影响,
气象扩散条件逐渐转为有利,
但考虑上游沙尘输送影响,
空气质量好转时间推迟……迟……
预计今天白天时段缓慢消散!!!
但小编要提醒大家,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因为接下来的几天,
你可能会冻得不想出门!
不信你看
没错,
你想要的冷空气已经发货,
正在一步步向你逼近!
未来3天,
最高气温将直接降到个位数,
最低气温也将持续在0℃以下,
多所高校紧急辟谣,请停止转发!
U盘,用它留住你的四年时光
你朋友圈是不是
也被这样的消息刷屏?
小心!多所大学发布声明辟谣,真相是……
近日,一则推文《送你广西大学纪念U盘,用它留住你的四年西大时光!》在朋友圈高频转发。但广西大学官方却发声提醒,活动并非官方筹办,同学们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这究竟是咋回事?
高校紧急辟谣:停止转发“集赞送U盘”
双十一期间,一则“送广西大学U盘”的推文称,要领取这枚纪念U盘,只需回复数字“1”即可。但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同学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没想到,输入数字“1”以后,又跳出了新“要求”:集赞、截图、回复数字“2”才可领取。
但当再次输入数字“2”时,公众号会告知,工作人员将选取100位幸运儿,送出西大纪念U盘,但要再次扫描二维码,添加一位客服……
看到这连环操作,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假的啊……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发到朋友圈,点赞的人也不少……
对此11月11日晚,广西大学官方微信迅速辟谣表示,目前,该校没有任何部门及媒体组织筹办“集赞送U盘”的活动,请大家切勿上当受骗,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营销骗局批量“复制”,多所高校辟谣!
近日,河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等多地高校已针对此活动进行辟谣,所谓的“高校集赞送U盘”疑为营销骗局。
11月10日,河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官方辟谣!“集赞送河大U盘活动”实为骗局!》,文中表示:“近日,网络上出现了打着‘留住在河大的四年青春’旗号集赞送U盘的活动,现经过核实,没有这种操作。经试验,该活动没有集满8个赞,结果仍能通过。我校师生也在识破骗局后积极辟谣,以防更多网友上当受骗。该活动已被成功举报,希望师生们小心甄别网络骗局,谨防上当。”
11月3日,“@天津大学”官方微博也发布提醒称:该活动并非学校举办的官方活动,图中所用天大校徽、部分照片未经学校授权,所谓送U盘也只是商家营销手段,类似营销行为在其他高校也陆续出现。
有媒体搜索发现,短短几天,网上出现了大量打着大学官方旗号进行此类活动的网帖,涉及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
这一活动真的靠谱吗?记者浏览了多篇网帖发现,这类文章所使用的照片、文字几乎都是同一个模板,定制的“U盘”样式也一模一样,不同的仅仅是U盘上的校名及校徽样式。此外,发布此类文章的账号主体,注册均为个人,并非官方认证账号,且大多账号此前发布历史消息界面显示空白。显然,“集赞送U盘”活动是有人冒充大学官方发布的。
还有不少参加过活动的网友,发帖揭露“送XX学校U盘”活动其实是一个骗局,一些公众号后续会以寄送U盘为由骗取运费,还会主动要求参与者添加某微商账号为好友。
网友发帖截图
上海辟谣平台提醒,对于那些利用网友母校情结试图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活动,要提高警惕,千万别中了营销号的圈套。
营销信息批量复制传播并非首次,或影响高校声誉形象
有校内老师认为,骗子利用大学生单纯的母校情怀,假借大学之名在朋友圈招摇撞骗。这类活动出现在校园里,一是因为大学生未进入社会,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另一个是因为学生基数不小,行骗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针对高校学生的虚假营销推广活动并非首次了,还记得之前疯传的高校锦鲤吗?
同一组营销文案,换个账号、改个校名、换张图就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有的甚至冒充、或者“擦边”高校官方账号,骗取大学生信任。
类似的营销信息不仅盗用高校校名校徽,同时对高校声誉和形象也产生不了影响,广西大学校团委也通过微信发声表示:
校名、校徽为西大所有,是西大无形资产之一。未经允许擅自使用校名、校徽的举动不仅有可能造成西大经济损失,更有可能损害西大形象和名誉。西大学子要建立起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名誉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从我做起,拒绝转发该推送,尽量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
而从媒体报道及网友披露来看,此类账号主要目的轻则收集个人信息借此涨粉,有的则诱导关注小程序、下载APP借以推广其它营销信息,还有的直接以寄送礼品为由骗取运费。
重要提醒:
1.对于转发集赞即赠奖品以及抽奖中奖类的推文,要仔细核实公众号的官方性与历史信息,当无法确定信息真假时,可询问参加过的人员。
2.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活动,要提高警惕,千万别中了营销号的圈套。
3.参与赠送奖品类的活动,一旦被要求支付其他费用(运费等费用)或者填写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不要填写自己的重要信息!切勿因一时贪图小利,造成自身财产、个人信息及人身安全的损失。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贺建奎实验室更新多个视频
11月26日,来自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由于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被编辑,她们出生后即能抵抗艾滋病。不过,“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宣布后引来多方质疑,质疑的内容集中于该项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必要性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各关联方回应汇总:
原稿《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文章已检索不到;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没做过此项目; 深圳医学伦理委:试验未经医学伦理报备,已启动事件调查; 伦理审查文件“签字”者:不知情、未参会、没签字;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已停薪留职,该研究未向学校报告。据中青报调查,贺建奎企业有南科大股份,临床试验获注册; 超百位科学家联合声明:危害不可估量,强烈谴责; 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 贺建奎在一段团队视频中曾回应争议:我知道会有争议,但我愿意为有需要的家庭接受指责。 两家专业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编辑研究分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联合发声:对这一严重违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违背医学伦理和有效知情同意的违规临床应用表示强烈反对并予以严厉谴责。贺建奎曾表示:知道会有争议,愿意接受指责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持续发酵,但贺建奎本人并未对此回应,目前他正在香港参加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
不过,贺建奎的实验室账号“The He Lab”于11月26日更新了多个视频,由贺建奎本人出镜讲述两个婴儿露露和娜娜的情况,并就为何选择HIV、伦理问题等作出解释。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了数个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将贺建奎的回应与之相对应。
质疑一:敲除CCR5基因后对两个婴儿来说是否安全?
贺建奎: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没有改变其他基因。她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安全和健康。
质疑二:这一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
贺建奎: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这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孩子并非被设计,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我们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我们草拟了胚胎基因手术的五个基本准则,请您在听到指责声音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许多沉默的家庭,他们眼睁睁看着孩子饱受遗传疾病的痛苦。
质疑三: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贺建奎:媒体曾报道首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的出生,当时一度有些争议。但四十年来,法规、社会道德与试管技术一同发展,并帮助800多万儿童来到这个世界。试管技术切切实实给无数家庭带来福祉,现在我们的基因技术则是帮助少数家庭的新试管技术。
基因手术目前仍然是一种治疗性技术,我认为负责任的父母是不会通过基因手术去改变胎儿头发或眼睛的颜色,人类增强应该被禁止,我知道我的工作会有些争议,但我相信这些家庭需要这个技术,为了他们,我愿意接受指责。
我们坚信历史终将站在我们这边,既然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对家庭有益,那么基因手术在未来二三十年后也将会是合情合理的。
质疑四:为什么选择HIV?是否是为了出名或吸引眼球?
贺建奎:安全性是我所有问题里面关注的第一要点,我们选择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实际上,有一亿人天然就拥有一种使CCR5基因失效的遗传变异,保护他们抵御HIV,这些人非常健康。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这个国际峰会“炸锅了”
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风暴已经开始在会场外蔓延。
11月26日,人民网深圳频道发布消息称,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诞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领导该实验。消息发布后不久,国内122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强烈谴责,称实验存在严重的生命伦理问题。同时,这项研究也将中国基因编辑研究的伦理问题推到国际学术界的怀疑目光之下。
作为此次峰会会务委员会中的中国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翟晓梅说,参会成员因这个消息“炸锅了”。昨天中午她参加一场学术午宴,一下车就被一群国际学者团团围住询问情况。
“整个人类社会对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是非常谨慎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没有权力轻易改变人类的基因库。一旦改变,风险是什么,我们现在都不可预料。”翟晓梅说。
据一位参会者称,处于风暴中心的贺建奎已到会议报到,尚未公开现身。
贺建奎创办的企业,学校占一定比例股份
26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发表声明称,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此项研究工作为其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声明还称,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严重违背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深圳市卫计委也向记者表示,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而贺建奎在一段英文视频中回应称,团队“选择被了解最充分的基因之一——CCR5”,因为“安全性是他们首要考虑的”。在他看来,这项基因编辑“是一种类似于疫苗的疾病预防”。
他在视频中表示,尽管知道自己的工作会有些争议,但相信一些家庭需要这项技术。同时,团队“拒绝基因增强,性别选择或是改变皮肤和眼睛的颜色,因为这并不能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贺建奎对这对婴儿的介绍视频戳↓
2018年5月,贺建奎曾在接受包括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南科大的状态是“停薪留职”,正在专心做自己的企业。与南方科技大学声明的3年离职期不同,他声称自己的停薪留职期限为两年。
贺建奎于2012年经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计划的“孔雀计划”引进回国,受聘于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在校外,他创办了深圳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这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他创业的第一个阶段,学校允许他每5天有一天在外面处理公司事务。后来有外面资金进入,“因为我们这个公司做得有影响力了、做大了,校长特殊批准,允许我停薪留职两年,专心把企业做好、做上市,然后再回来。”贺建奎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
关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他还解释,南方科大有明确规定,老师创办企业,学校占老师名下股权的10%到30%。他说,学校入股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核心技术持续提升方面会给企业带来帮助。
另有该校工作人员向记者补充介绍,贺建奎虽然不上课,停发工资,但仍在学校留有实验室,也会带学生。
南方科技大学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昨晚向记者证实,在贺建奎创办的企业中,学校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记者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网查询到了以贺建奎为项目研究负责人的《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注册信息。
注册信息显示,该项目“补注册”于2018年11月08日,最近更新于11月26日,研究负责实施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
根据注册信息,“试验主办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资助实施。批准研究的伦理委员会为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深圳市卫计委表示,经初步调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11月26日深夜,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发表声明表示未资助该项目。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表示,该部门一贯严格要求科学研究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和遵守国际学术伦理、学术规范,凡涉及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的项目,须提供伦理审查委员会意见,并对立项申请进行严格审查。
该部门表示,经核查,从未立项资助“CCR5基因编辑”“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等自由探索项目,亦未资助(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网显示的)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该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该研究的临床注册信息上登载“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不属实。
此前,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都否认与贺建奎的这项研究有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昨晚22时许发表回应称:“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这也可能让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声誉受到影响
这不是中国基因编辑研究第一次因为伦理问题遭到质疑。2015年4月,中山大学教授黄军就在生物学杂志《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称,他的团队完成了全球第一次在人类胚胎进行的基因修改实验。黄军就原本希望将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先后被拒绝。两家杂志拒绝透露评审细节,但承认顾虑到了人类基因编辑背后的复杂伦理问题。
那时正是首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峰会最终发表声明,为研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早期人类胚胎或生殖细胞开了绿灯,但同时指出被修改的生殖细胞不得用于怀孕目的。那时起,中国基因科学的伦理准则为国际学术界严格审视。
3年前,许多中国科学家曾站在黄军就一方,翟晓梅就是其中一位。她表示,黄军就的实验属于前研究(pre-research),“完全谈不上临床试验”,是为了加深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团队使用的是医院废弃不用的胚胎三原核,仅能存活几十个小时。国家法律规范允许,这也符合国际生命伦理准则。她曾走访数个国家,向国际学术界介绍中国基因编辑的现状,消除“对黄军就试验的误解”。
在计划于27日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翟晓梅本来要介绍中国在生命伦理方面的发展,来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但会议前一天这则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让她感觉是一种打击。
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的陈凯教授同样担忧贺建奎的行为对学界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这可能导致公众的恐慌,加剧当前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另一方面,他认为这也可能让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声誉受到影响,“即使你是符合伦理规范的,国际上还是下意识地不信任你”。
在翟晓梅看来,贺建奎试验的性质与黄军就截然不同。“就是学术失范,有很大的问题。”她说,“孩子都生出来了,才跟学术界报道,太过分了!而且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是禁止这么做的。”
2003年,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其中第六条规定,不得将“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于人或其他动物的生殖系统。”而在贺的实验中,经过基因修饰的胚胎被放入了子宫,诞下了一对双胞胎。
指导原则第九条规定:
“从事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单位应成立包括生物学、医学、法律或社会学等有关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伦理委员会,其职责是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及科学性进行综合审查、咨询与监督。”
而陈凯教授则认为,相比于伦理问题而言,更重要的是试验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解决。“安全性之后才是伦理问题”。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不会带来任何风险或潜在的影响。
陈凯表示:“在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前(不能进行相关试验),这是无可争议的底线,他的做法绝对是错误的。”
“这就是一个广告。”翟晓梅说,贺建奎在实验完成后不进行同行评议,先向媒体发布非常不妥当,“媒体不了解这种情况,会铺天盖地地向公众传递一些可能不准确的信息。”
这让她想起了2017年底的“换头术”风波。一位意大利医生宣布与中国团队合作,“首次”成功移植了一具尸体的头颅,并在媒体上大肆曝光。这场热闹被学术界认定为毫无医学价值的伪科学闹剧。这一次的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相比起来可能“影响更大”“更坏”。
当涉及到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胚胎干细胞的干预、用生物材料作为研究或者作为产品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监督委员会介入。
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网上,该项目的“研究目的”一栏写道,“通过CCR5基因编辑人类胚胎,通过完善的试验体系,获得避免HIV健康小孩,为未来在人类早期胚胎彻底消除重大遗传疾病提供了新见解。 ”
但是,清华大学医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的博士生李杨阳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建奎的这项研究对HIV的免疫是毫无必要的,“即使父母是HIV感染者,目前也已经有成熟的技术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他表示,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做好防护,也不会感染HIV。
澳大利亚彼得·多赫提传染病与免疫研究所的研究员刘浩铭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同时表示,贺建奎使用的免疫手法仅对免疫部分种类的艾滋病毒有效,但对目前中国流行的AE重组亚型无效。他介绍,目前超过50%的新增报告患者都是感染的这类亚型的病毒。
在翟晓梅看来,一个理想的伦理监督委员会本可以避免这次的情况出现。他们将“熟悉中国国情和相关法律法规”,而不是只知道走完一趟所谓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翟晓梅一直在推进中国生命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能力建设工作。据她介绍,中国的伦理监督在体系上已经建立完全了。三级伦理委员会分别是科研机构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省市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和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的伦理审查委员会,上一级对下一级负有指导和监督责任,同级卫生管理部门对伦理审查委员会具有监督义务。
但是,“伦理监督的能力建设依然是不一致的。委员会与委员会的能力差别非常大。”一些本地的医疗机构根本无法胜任伦理监督的工作,而已有的伦理监督委员会人员依然需要标准化的培训。她和她的同事希望制定规则,当涉及到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胚胎干细胞的干预、用生物材料作为研究或者作为产品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监督委员会介入。
“错了就是错了,谁的责任谁负。”针对这次的风波,翟晓梅说,“伦理监督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网友:潘多拉的魔盒已经被打开了……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大规模讨论
↓↓
等待调查结果
石家庄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这12处建筑入选!
11月27日,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官方网站发布了《石家庄市拟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公示公告》。为切实加强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传承城市传统文化,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彰显城市特色,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会同文物、住建等部门,经普查、价值评估、意见征集、专家论证并征询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后,遴选出石家庄市拟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名录包含石家庄解放纪念碑等12处建筑。
石家庄市拟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石家庄解放纪念碑
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街道公里街29号
石家庄老火车站
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南侧解放广场
京汉铁路售票厅旧址
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街道公里街29号西侧
华北制药厂储粮塔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育才街道,和平东路217号
棉二办公楼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建北街道,和平东路181号
石家庄铁道大学开元楼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街道,北二环东路17号
燕春饭店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街道,中山路189号
长安公园三亭桥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道中山东路205号
长安公园工农兵塑像
位于石家庄市长安区青园街道中山东路205号
张营梁氏宅院1
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张营村,富兴斜街东侧
张营梁氏宅院2
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张营村,富兴斜街东侧
河北装潢机械厂办公楼&车间
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汇通街道,汇通路18号
石家庄市拟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公示公告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切实加强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传承城市传统文化,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彰显城市特色,按照《河北省历史建筑确定和保护技术规定(暂行)》(冀建规【2017】18号)要求,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会同文物、住建等部门,经普查、价值评估、意见征集、专家论证并征询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后,遴选出石家庄市拟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现将该名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并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为:2018年11月27日—2018年12月26日。公示地点:1、石家庄市规划馆(体育南大街269号世纪公园西入口南侧)2、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网站(http://www.sjzghj.gov.cn)。
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公示期间若有意见或者建议,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或者书面邮寄至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注明历史建筑公示意见),反馈意见的利害关系人(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物业管理单位)应签名或加盖单位公章。
反馈意见电子邮箱:sjzghjfmc@163.com。
联系电话:0311-88627843。
邮寄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7号,邮编:050000。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
2018年11月26日
本文源自于公众号:共青团中央、河北青年报、石家庄发布
❤戳下方,团团在留声墙等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