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丰台的一些居民“自助核酸采集”的案例,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而300多公里外,石家庄某小区就被选为了试点小区,开始了“家庭自助核酸采集”的探索。而本人作为小区居民也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且听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昨晚小区群通知,将作为试点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核酸自助采样,每户派一人下楼领取“红管”和采集棉签,回家自测。看到这个消息,小区居民都表示支持,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接触和感染的风险。第二天一早,作为家庭代表,我下楼领取了核酸检测的红管,全程除了电梯,几乎没有跟小区其他居民近距离接触。工作人员交待,先领红管和棉签回家采集,然后再把采集完的红管送下来采集和上传数据。
拿了“红管”和棉签,我上楼对全家进行了一轮采集并模仿“大白”们的样子,把棉签头折断放在了试管里,疫情3年多了,这些流程和手法想必大家都已经烂熟于胸吧。最后,拿着家人的身份信息下楼“交了作业”。到了楼下,排队的人并不多,大家都尽量保持着一米以上的距离,而“大白”在扫描和上传红管的条形码和家庭成员二维码时,也与居民们保持了相当的距离。最后,我把“红管”放入制定的箱子里,完成了整个这一套流程。
可以说,整个过程体验下来,主要有3点感受。第一,基本实现了“无接触”检测。减少了集中核酸采样存在人员聚集和的交叉感染风险,避免了同一时间下楼采集在电梯里拥挤或者在户外排队与人距离太近等问题,而且还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第二,居民们普遍配合支持。由于混检异常人员增加,导致大家都有点害怕排队过程在聚集导致交叉感染。而“无接触式”的自助采集,打消了很多居民的顾虑。
第三,由于试点来得有点太突然,很多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可能还没搞清楚状况和具体的流程,但经过工作人员的指导很快也就完成了相关流程。相信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这种“自助核酸检测”的流程会越来越优化。总之,这次核酸采集也是一次大胆和有益的探索,不仅可以缓解居民们焦虑紧张的情绪,也是防疫走向科学精准的一次尝试,值得不断总结完善,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冬日生活打卡季#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