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沉下去,问题摸上来。连日来,临港区各级各部门干部下沉一线,进村、进社区,把办公室“搬”到基层,收集并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形成了人员、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的良好局面。

抢修山路,打通苹果产销“最后一公里”
“眼瞅着各家就要开始秋收了,但是好多老百姓却犯起了愁,一打听,原来是苹果外运遇到了难题。”今年雨水充沛,临港区草庙子镇上庄村的山路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确保秋收工作快速、安全、有序进行,草庙子镇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积极协调,硬化山路,修复被损毁的田间路段,为今年秋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家户户种苹果,这是咱镇上各家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啊。”驻村干部石福兴说。大量降水把进山的必经之路冲刷得坑坑洼洼,淤泥夹杂着碎石,造成路面崎岖不平,村民上山下山极为不便。正值苹果采收期,装在农用三轮车上的苹果如果受路面颠簸影响,就会被挤伤、碰伤,一级果变成了二级果,甚至残次果,价格卖不上去。
进山路就是老百姓种植苹果的“最后一公里”,与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经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多次深入现场调研、讨论、协商,立即行动,抢在秋收前把山路平整好。昔日泥泞凹陷的山路被修整、填平,修的是秋收路,更是村民的民心路、致富路。
“以前只要下完雨,山路就泥泞不平,上山干活和苹果运输很不方便,不少苹果都磕碰坏了,真是让人心疼。现在山路整修好了,苹果正好也要上市了,今年的苹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上庄村上庄村村民刁翠云说。
解决用气难题 告别“扛罐上楼”
9月23日,蔄山镇二龙山社区北郊新村小区的居民迎来了上门“要钱”的镇建委工作人员和社区网格员,而居民不仅很欢迎还心怀感激。原来,工作人员正在协助港华燃气公司上门宣传推广收取老旧小区补充配建天然气设施相关费用,预计今年年底,该社区就能正式告别十多年来“扛罐上楼”的时代,用上天然气。
据介绍,北郊新村小区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小区,多年以来,居民一直使用罐装液化气。用上天然气,成了北郊新村小区居民盼望已久的事儿。
为此,前期蔄山镇相关负责人协同临港区建设局和威海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多次实地了解情况,现场办公,着力解决多年来不通天然气的问题。入户走访调查后,镇工作人员发现,并不是所有居民都有通天然气的意愿,而按照惯例,以整个小区为单位交齐燃气设施配套费后,才能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安装、通气——这成了摆在通气路上的难题。
一场场多方“会诊”、一次次上门拉家常就此展开。最终,蔄山镇工作人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和小区居民代表与燃气公司商定了一个“折中”方案:由燃气公司先行整体设计,按照“边设计边收费边通气”的创新工作思路,首批先给有意愿的居民通上天然气。
眼下,北郊新村小区天然气管道工程已经完成初步设计环节,开始初步进入管道安装准备工作,扛着煤气罐往返楼上楼下即将成为历史。针对群众诉求,蔄山镇将持续深入开展上门入户走访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化解城市“成长的烦恼”,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部门联动 让村民生活更“敞亮”
近日,汪疃镇东英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宗杰来到汪疃镇人民政府,代表村民曲凤英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印着“思民生 解民难 做实事 暖民心”,对政府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的暖心行动表示由衷感谢。
曲凤英房子西头有一棵高达12米的大树,这棵树粗壮的树干紧贴着房子围墙,枝干甚至已经接近曲凤英房子的屋顶。因为树木过于庞大,曲凤英自己较难砍伐,给她的生活带来不便,也增加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基层走访中,工作人员获悉曲凤英的诉求,镇农村工作片与建设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立即对接,联系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到现场,一同对大树进行了清理,还群众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汪疃镇将为民谋利的“小事”当成“大事”一样抓,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中,从人民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出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实招办实事、以实干求实效,既立足眼前又着眼长远,切实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