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漯河:“四办”解难题 助企又惠民
漯河:“四办”解难题 助企又惠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通讯员 罗小乐 曹楠
近日,漯河市行政服务中心嵩山路大厅公安出入境窗口,收到汪先生送来的一面锦旗,高度评价窗口热情服务,办事高效便捷。
江西籍在漯经商的汪先生,为其儿子办理普通护照,公安出入境窗口落实“全国通办”政策,开辟绿色通道,主动联系制证部门,仅用3天就办理完毕,保证了其儿子顺利出国留学。
这只是该中心以“四办”为抓手,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
网上协同办
“您好,我是退休职工,想去北京看病,不会网上备案,能不能帮我异地就医备案。”“您好,我是灵活就业人员,因为疫情出门缴费不方便,医保卡封锁不能正常使用,麻烦帮我处理下吧。”自4月11日中心实体大厅暂停对外开放,医保局窗口对外公布的4部业务电话,全部呼叫转移至个人手机,平均每天接到群众咨询电话200多个,随时答疑解惑。
实体大厅暂停线下办理期间,所有政务服务网上办,群众登录市政务服务网、行政服务中心官网、支付宝“豫事办”、“豫事办”APP及市民之家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APP,即可网上申报办理。
中心提前安排信息技术人员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在线培训,指导工作人员居家办公。引导各窗口通过建立“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窗口业务邮箱”“电话现场指导”等实现业务掌上办。在企业、群众授权的情况下,全面推行代办、帮办。
今年以来,中心共办理政务服务27576件。其中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受理2267件,办结2088件;网上预审2461件,网上办理22845件,线下办理2643件。
专家集中办
“两个月前,公司收到一批300万元的加急订单,当时新生产线刚建好,燃气不通,正常程序申请,没十天半月下不来,我们找到市涉企政务服务专家团,一天就通气了,订单顺利交付。”河南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贾森磊说。
强化全周期服务,以“店小二”精神,化解企业痛点、难点、堵点。设立“万人助万企”服务窗口,34名涉企窗口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团通过现场服务、电话服务和网上服务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把脉问诊企业遇到的手续办理难题。
疫情防控期间,围绕省市重点项目、市“三个一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专家团为企业提供24小时服务,特事特办、急事快办78件。工程建设项目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涉企政务服务专家一对一指导,为58个重点项目集中审批事项276个,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上门指导办
64岁的刘先生,因脑出血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到大厅办理业务。中心立即与不动产窗口对接,组织工作人员到医院为刘先生提供上门服务。
中心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利企业所便,印发《涉企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涉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发放到1500多家企业,使企业申报各项政务服务有典可查、有据可依、有人可找。
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实现上门服务零距离,为需要特殊照顾的服务对象提供贴心服务,不仅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而且为因病住院等群众提供“零跑动”预约上门服务。
分包协调办
“感谢李主任的帮助,加快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漯河融和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他说的李主任是中心的主任李丽。作为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官,李丽多次深入分包企业,为企业谋划开工复工和落实帮扶措施,及时发现并主动协调解决问题。
中心落实市直单位“首席服务官”分包任务,4名领导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官包联4家企业,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企业为先,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和高效运转机制,与相关部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发挥政务服务作用,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帮助企业健康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