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广州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内组织了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而在白云区的部分封控区域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先后派出了45名护理人员,作为“三人小组”为封控区市民开展入户采样工作。
由于经常要上门为居民采集核酸,这群可爱的护理人将医疗队命名为“广三撩撩队”。首批25位队员结束支援任务后,休整期间,难忘特殊的支援经历,广医三院几名护士小姐姐用手绘漫画记录下难忘的小片段,通过画笔定格的一帧帧画面,走近“广医三院撩撩队”的故事。
可可爱爱,广三撩撩队“卡通形象”
01 “广医三院撩撩队”原来是这样么来的
4月15日凌晨,在接到上级需求后,广医三院内科、外科、妇产科、门急诊、手术室、儿科、生殖科等共派出25人迅速组建起了一支25人的队伍,分别到白云区各街道开展“三人小组”工作,在白云封控区内的开展上门核酸采样工作。队伍早上8点就集结完毕,立刻出发。
4月15日,“广医三院撩撩队”集结完毕
带着“大后方”满满的物资和关爱,他们出发了
02 为方便工作,“动手达人”自制“限量款采样包”
比起在核酸点采样的工作,上门采样人数虽然少,但居家隔离人员的住所较为分散,采样难度大,采样人员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拿着消毒液,采样管,采样拭子,医疗垃圾袋,样本收集袋等零散且较多的物资。
为了做到有条不紊又方便行走和操作,小伙伴们想出一个妙招:利用黄色医疗袋子和废弃装核酸试管的盒子制作了实用性超高的限量版“上门采样包包”,一剪、一贴、一绑,方便实用又好看,可以将所有采样物料都装进“包”里,可真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为便于上门采样,“灵魂画手”“动手达人”制作了轻便实用的背包
背上限量版“上门采样包包”去工作
“广医三院撩撩队”出发
03 “还是吃了年龄的亏”,大姐姐遭遇“爬楼梯挑战”
人和镇很多建筑是自建六七层楼梯楼,而“广三撩撩队”中来自放射科的何婉玲是团队中快退休的“大姐姐”,对于她来说,体能是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包裹在密不透风的隔离服下,体力的消耗更是迅速。
果不其然,在4月17日出任务中,在爬了六栋楼后,她感到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停下来躺在地上。同组的张瑞环吓了一跳,赶紧问她的情况,何婉玲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让她在地上喘口气就行,先不要叫住户出来。短暂的休息过后,何婉玲姐感觉恢复过来了,继续投入采样工作。经过七个小时,她们终于把当天37户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顺利完成。
大白爬楼,气喘吁吁
“爬楼梯挑战”体力不支的何婉玲短暂休息后,继续工作
04 虽然冷的瑟瑟发抖,却依然是坚挺“风中玫瑰”
4月18日,广州天气突然转冷,从三十多度急转直下至十几度,且下起了雨来,队员们紧急出发时没有带御寒的衣服,只好穿一次性隔离衣御寒。正好那天出任务紧急,街道工作人员只能挪出一辆敞篷小货车来接人,为了赶紧去到现场进行任务,大家赶紧跳上敞篷车,一路上风吹雨打,隔离衣上的带子随风飘扬,队员们戏称自己是“风中玫瑰”。
风雨中的“风中玫瑰”:随风起舞的隔离衣下,是坚定执着的心
05 有人“跋山涉水”,有人“差点失踪”
对于重点排查人群和待解除隔离人群,“广医三院撩撩队”需要为他们做“双平行”鼻拭子(即一个人需做两侧鼻拭子送不同的检测机构检测,条码不相同)+住所环境检测+万孚抗原自测,耗时较长,工作难度比较大。
队员们支援的区域,村子里有些道路比较窄,车开不进去,基本靠走路,于是队员们和志愿者一起找路,经常干着干着就从白天到了深夜。
从白天到黑夜,大白走街串巷
上门为居民核酸采样
这期间还发生一个小插曲,让领队的神经内科伍翠萍护士担心不已。
4月18日晚,内外科10人小组中的9人有任务先出发了,队员吴量后来被派去做双平行采样任务,由于第一次做这类任务,吴量着急学习操作,忘记了报备给队长。9名队员回来后发现不见了吴量,电话联系却一直无人接听。
原来,吴量的手机在防护服里,虽然手机无数次响起,她却无法接听,一直到完成任务,后已快到凌晨,看到手机上几十个未接来电,吴量心中感受到了队友们满满的爱。
“差点”走丢的大白
06 热心的房东、沙县小吃的老板、配合的市民,那些暖心时刻
“4楼的阿叔每次做核酸都会蹲下来,超级尊重人;9楼的爸爸依旧那么狠,为了让小宝宝张开嘴,不惜捏宝宝鼻子;10楼的宝宝还是很坚强,忍住不哭;楼梯间依旧这么亮堂,住户门口一点垃圾都没有。”队员吴量和胡晓燕在连续几天到“人和中街15号”上门采样后,已经对这里非常熟悉,甚至慢慢有了感情,她们已经不需要志愿者带队,就可以自行前往,而在这里工作顺利都离不开给力的房东大哥。房东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了每个房间的住户名单,还在队员上门时,在微信群中通知住户,并带着队员们到每一家帮忙敲门、喊人、扫描核酸码等,让队员们的工作更加的顺利。
带着队员去撩核酸的“中国好房东”
“防疫工作人员免费领取,您们辛苦了!旁边凳子可供避风休息!”一天夜里,完成扫楼任务的的队员梁美婷、龚丽爱,路过的一家沙县小吃店门口黑板上写着这样的话,旁边放了许多箱饮料和矿泉水,两人正休息时,老板出来给队员们贴心地供应了热水,让队员们感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给队员提供饮食的店主
广医三院撩撩队的共同心愿
“广医三院撩撩队”结束任务返院
“广医三院撩撩队”在人和镇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漫画的两位主创——心血管内科梁美婷和创伤骨科的汤平香都是95后的年轻医护人员。“这段经历会一定会成为我特别难忘的回忆。”汤平香护士说到。“虽然支援任务艰巨,但我们这个团队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画下这些漫画既是记录,也是对忙碌工作的调剂。”梁美婷说道。
“广三撩撩队”的故事暂告一段落,但这段经历中遇到的暖心的人和事,如同黑暗中光亮,寒冷时的温暖,疲劳时的慰藉,带给医务人员干劲与动力,在防疫的工作中继续前行。
广州交通电台记者谢彩雯,通讯员白恬报道。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