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后悔生了这对孩子”,文姨说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不懂得怎么照顾这对小孩子,最大问题是不会给小孩子做饭,小孩子也不爱吃她做的饭。
在知乎上,#没有孩子的家庭#相关话题拥有很高的讨论度,“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的说法也常常出现回复中。
认同这句话的人认为,孩子是夫妻生命的延续,也是情感和生活的寄托。因此,拥有一个孩子也成为了许多家庭一份执念,并为此耗尽精力。
但在这个过程中,并非每个故事的结局都完美,有人得到想要的生活,也有人失去了全部。
01悲剧
2012年2月的一个清晨,60岁的文姨和65岁的丈夫从楼顶一跃而下,夫妇俩当场身亡。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令人更为唏嘘的是,夫妻俩还留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孩子还不到10岁,正在念小学。
“很后悔生了这对孩子,其实自己是在害他们。”精神不稳定的文姨曾说出这样的话。
跳楼前,文姨也向居委会和社会寻求帮助,请人收养一对儿女。
为何年过花甲的夫妻,却有一双10岁的孩子?为什么两人会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狠心留下未成年的子女?
02故事
2002年,一则#广州五旬高龄产妇接受试管婴儿喜得龙凤胎#的新闻登上当时各媒体的头条,文姨便是新闻中的主角。
1999年,一场意外夺去了文姨唯一的儿子。
在惨剧发生之前,文姨和刘叔一直是小区里的明星夫妇,被称作“孖孖夫妻”。刘叔在工厂上班,文姨靠运煤赚钱,20岁的儿子开了一个档口,卖电脑,经营的也红火。三口之家的生活简单而舒适。
然而,儿子遇到了车祸让平静的生活戛然而止。
亲戚回忆,儿子死后,文姨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哭,等她再次出门,头发都白了。他们还在担心,文姨会一蹶不振。
但是,47岁的文姨有了自己的计划——试管婴儿。“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这样的念头不断冲击着文姨,已经绝经的文姨开始计划再次怀孕。
在邻居的介绍下,她求助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医生第一次看见文姨都惊呆了,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满头白发的女人只有48岁,她看起来起码60岁。 医生告诉文姨,48岁年的年纪,成为一个母亲太老了,而且她已经绝经,成功几率不会高。 文姨却不愿放弃,她告诉医生,自己符合政策要求,她也有钱,要做的。
2002年初,文姨如愿以偿怀上了一对双胞胎。精子是刘叔的,卵子则来自中心捐赠。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可能是龙凤胎,文姨很开心。
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她说这是全新的开始,捐卵人跟她血型一样,孩子也跟她血型一样,卵子不是她的也不那么重要了。
怀孕后,周围人都说文姨年轻了许多。
为了多赚钱,文姨在孕期就操起了老本行,骑三轮车给人送煤,楼层多的也送,能加钱。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文姨还摔了一跤,却什么事儿都没有。
2002年10月8日,一对健康的龙凤双胞胎呱呱落地,姐姐茵茵4.6斤,弟弟嘉亮5斤。那年,文姨50岁,刘叔55岁。
晚年得子,刘叔很感慨,说起了文姨最爱说的那句话: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一切重新开始。2009年,文姨刘叔夫妇接受记者回访,仍乐观地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生活虽然拮据、艰难,但还能照顾一对儿女,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2009年,南都记者拍下文姨接一双儿女放学回家的画面
03问题
欢喜之余,问题也摆在眼前:
大儿子去世,文姨为了试管婴儿不断奔波,几十万存款早折腾光了。在文姨怀孕6个多月后,医生发现她怀的是双胞胎,但肚子却比只怀一胎的孕妇还要小,而且孕妇和胎儿都有营养不良的症状。
当时的报道写道,文姨一家仅靠丈夫每月几百元退休金和文姨蹬三轮车帮人运煤挣钱度日,家里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给她和腹中宝宝增加营养了。
去采访文姨的记者也在手记中写到:屋内陈设陈旧而简单,清一色手工打制没有上漆的木头家具,常摩擦的地方早已发白。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可以看到的电器就是一台老式电视机。
文姨产子的消息上了新闻后,很多市民还给他们捐了很多奶粉、衣服,还有一些钱。文姨也在采访中表示,“手术费是医院给的,医院的职工还捐钱给我呢。”
再后来,生活更艰难了。
文姨做了30多年的运煤做不下去了,开始靠捡捡废品、帮人搞卫生、过节卖风车等赚些生活费,维持生计。刘叔也没有工作,终日在家中负责照顾小孩等杂碎工作。
龙凤胎姐弟出世,体弱多病,弟弟和姐姐经常感冒咳嗽。5岁半时,弟弟身高1.1米,姐姐只有1米,只有平常3岁孩子那么高。
除了钱,压垮他们的还有来自年龄的焦虑。
文姨曾说自己年纪大了,越来越不懂得怎么照顾这对小孩子,最大问题是不会给小孩子做饭,小孩子也不爱吃她做的饭。“很后悔生了这对孩子,其实自己是在害他们。”
当时在一旁的刘叔说,小孩子上三年级了,功课越来越复杂了,自己没办法给他们辅导,所以两个孩子成绩越来越差。
邻居们说,大概在2010年以后,夫妇俩很少出门了。大家偶尔坐在一起聊天时,两人总显得很焦虑。老是说他们一天天变老,精力和文化都很有限,无法照顾好一对儿女。他们更怕万一两人不在了,一对儿女又没有成年,到时没人照顾怎么办。
渐渐的,文姨精神开始有些不正常了,她老是说自己被人害,有人放毒气,经常到派出所报案。随后家里门窗一直都是紧闭。等到文姨好不容易从精神病院出院,没有想到的是,轮到了刘叔精神不正常。
刘叔在亲戚眼里也开始抑郁,并且开始吃精神类药物。“饭也不煮了,什么也不做,就是吃饭睡觉,家务都是文姨做。”外甥谢先生说。
两个大人开始渐渐崩溃。
2012年2月7日,文姨和刘叔找到当地居委会,希望能有人收养两个孩子。而文姨还曾偷偷溜上楼顶,结果被邻居发现劝了下来,刘叔为了看好她,晚上就睡在客厅里。
但是在10日早晨,悲剧还是发生了。文姨冲出家门一跃而下,约两分钟后,追出来的刘叔也离开了天台。
关于刘叔的死亡,一种说法是他为了救文姨坠楼,一种说法是他没救下文姨,绝望赴死。这样的生活太累了,两人尚且承受不来,一个人更不行了。
04落幕
两个大人离去,留下一个难题:孩子。
当时,姑姑希望舅舅抚养两个孩子,但舅舅年纪大了,力不从心,并认为从基因讲,两个孩子和母亲没有关系。
这时大家才发现,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或许是最难的。
面对父母的离世,这对“龙凤胎”表现截然不同,弟弟亮亮哭得厉害,表现得很不开心,而姐姐欣欣则好像没什么事发生一样,都藏在心里。
一直的营养不良,让两个孩子比同龄人个头小上许多。他们告诉亲戚们,经常吃不上肉,也穿不上新衣服…
但大家料理后事的时候,发现冰箱里有肉、腊肠,只是不知放了多久,还有变形了的巧克力,家里也有很多新衣服,却都没穿过……他们在家里,爸爸妈妈不看电视,不开电脑,网费也没有交,他们也不让孩子看。
事情的结局是,两个孩子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有一些单位捐款,也申请了低保、孤儿养育费。至于上学问题,他们得到了一位老师的帮助,可以免费读完高中,平时在学校或者在姑姑家,周末几个亲戚轮流接他们回家。
05思考
悲剧的发生总令人扼腕叹息,却仍有人前赴后继。
有一位母亲以60岁高龄孕育了一对双胞胎,却在7年后后悔,因为年龄的关系,没有精力去照顾孩子。
2018年,一对辽宁的农民夫妇高龄做试管婴儿的报道,也与文姨的状况何其相似:
这位母亲在53岁的时候,通过试管婴儿的技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并为此倾家荡产,花掉了四十多万元,将家里的房子也抵押给了银行,贷款七万元。接受采访的时候,她也语气坚定地说:我不后悔,我一定要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谁能体会我一位母亲曾经中年丧子那份伤痛呢?
有人说,这样父母太过自私,不计后果,没有考虑孩子,也有人说,都是“无后为大”、“没有孩子的家庭不完整”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太深…
技术的发展,原本是为了人们,从绝望中找到希望,但在这样的情景下,强求来的完整就真的是好的吗?是对的吗?
文字素材来源: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
图片素材来源:南方都市报等
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