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供卵医院(为什么猫对自己名字没反应,是听不懂吗?)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09-23) 成都试管婴儿 65 0

  当你叫狗子的名字、对它下一些指令,狗子常常也会用叫声回应你。

  而当狗子难过时,则会用呜咽的声音让你知道自己有多委屈,尤其是比格大魔王,它会嚎得像马上要被你做成狗肉汤一样,即便你只是少给了它一块小饼干。

  比格大魔王is watching you / pexels

  然而,和狗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猫咪更加沉默寡言。当你满怀感情殷切呼唤自家小猫的爱称时,它往往对你爱答不理。而当你发现它不断地进行一些“猫言猫语”,那它大概就是饿了。

  猫咪不喜欢和人类用“猫语”交流吗?为什么猫咪更加沉默?

  不是听不懂,只是不想理你

  实际上,当你呼唤猫猫时,它不是不知道你在叫它,只不过,和狗喜欢用声音、摇尾巴等动作回应主人不同,猫并不擅长用声音进行回复。

  2013年,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20只家猫进行研究,将主人、以及其他四个陌生人叫猫猫名字的声音调节到相同的音量,然后播放给猫猫听。在实验中,猫猫会在第一次叫它们的名字的时候、以及主人叫它们名字的时候有最强烈的反应,并且通过动耳朵和转头来表示“朕已阅”[1]。

  只不过相比狗子强烈的想要和你交流的表现,猫咪的这种表现更像是一种看看铲屎官在哪里喊我的“定向行为”,并且会随着你不断的呼喊越来越不想理你[1]。

图 / pixabay

  如果你喊了很多遍它们都没有反应,可能不是没听到,只是有点烦了而已,它们就是这么残酷的小猫咪。

  如果你觉得和主子交流异常费劲,那你也可以考虑其他办法,比如学会猫语。

  早在1944年,就有动物学家将家猫的叫声分为了16种不同的类别,比如呼噜声、哀号声等等,对它们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并且分别用元音和辅音进行标注[2]。

  2012年,英国动物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猫咪的叫声重新进行了分类,这次他甚至加上了每种叫声的音高和持续时间[3]。

  这也就意味着,依靠这套规则,理论上你可以完全掌握猫语,实现和猫咪的自由沟通。如果主子不理你,你也可以学会用猫语主动和主子交流,曲线救国。

  不过,猫猫虽然有时候会烦,但它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冷漠。甚至可以说,猫咪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专门为了人类而发展的。

  专属于铲屎官的声音

  如果说沉默是猫的天性,那么家猫为了不争气的铲屎官,则养成了更加话痨的习性。事实上,与更加高冷的野猫、甚至是食肉动物的其他成员相比,家猫话更多[3]。

图/ pixabay

  不仅如此,家猫和野猫的“口音”也有所不同。

  2004年,康奈尔大学的学者记录了12只家猫的535声“喵喵”音,分析后发现,与野猫相比,家猫叫声的平均持续时间更短(0.84秒vs1.50秒),声音的基本频率也更高(609赫兹vs255赫兹),并且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认为家猫的声音要更加悦耳[4]。

  可以想象,野猫的声音往往是低沉沙哑的长音,而自家主子则是清脆短促的奶猫音。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研究人员将结果指向了一个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假设:家猫叫声的改变是为了适应人类的听觉[4]。

  1998年,动物学家尤金·莫顿就动物发声问题提出了动机-结构理论,他认为,较高的音高通常与身材矮小、年轻或没有威胁性的发声者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小就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小猫,为了让你安心,逐渐进化出了现在的声音[5]。

图 / pixabay

  而当你悉心照料猫咪,猫咪也会更加有安全感,它们在受到一定刺激时的声音,也和野猫不同。

  2011年,来自韩国的研究团队对25只野猫和13只家猫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有陌生人靠近等类似情境下,野猫发出咆哮以及“嘶嘶”这样的威胁性声音的持续时间显著更长、声音频率也更高。此时家猫的声音相比野猫要更加柔和、更少攻击性[6]。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你和自家猫咪长期沟通、互相影响的结果。

  不善言辞,但够用

  然而,即便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体系,猫咪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动物中最突出的。

  比猫咪驯化时间更久的狗子,语言能力其实和猫咪差不了多少,加拿大动物心理学家斯坦利·科伦曾将狗的语言分为11类,包括吠叫、呜咽等等[7]。

  而狗之所以一直以来显得比猫咪更加“理解”主人,其实是因为,除去叫声,狗子还可以通过改变尾巴的动作、眼神、甚至是嘴的形状来表达更多的情感。

  狗的表情更加直白,更加强烈 / Albuquerque, N., Guo, K., Wilkinson, A., Savalli, C., Otta, E., & Mills, D. (2016). Dogs recognize dog and human emotions. Biology letters, 12(1), 20150883.

  动物界中的真正的语言大师,其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动物:土拨鼠(prairie dog)。

  和许多动物一样,它们也会通过声音向同伴传递信息。然而不同的是,它们的语言有语法。

  2002年,美国生物学家斯洛博奇科夫带领团队在野外对土拨鼠进行观察研究后指出,土拨鼠的语言体系中有类似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元素,不同的种群之间甚至还有方言[8]。

图/ pixabay

  举例来说,遇到天敌土狼时,它们可以通过声音向同伴描述出土狼的颜色、大小、形状、乃至行进速度[8]。

  虽然猫不善言辞,也无法像这样用叫声描述出想吃的小鱼干,但它们并非群居动物,更不用像土拨鼠一样荒野求生,16种语言暂时还算够用。

  更何况,不和铲屎官聊天,对它们来说其实损失不大。毕竟在一段正常的人猫关系里,天天追着社恐主子唠嗑、主子不说话就摆弄人家的总是你。

  [1]Saito, A., & Shinozuka, K. (2013).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imal cognition, 16(4), 685-690.

  [2]Moelk, M. (1944). Vocalizing in the house-cat; a phonetic and functional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2), 184-205.

  [3]Bradshaw, J. W. (2012). The behaviour of the domestic cat. Cabi.

  [4]Nicastro, N. (2004). Perceptual and Acoustic Evidence for Species-Level Differences in Meow Vocalization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 and African Wild Cats (Felis silvestris lybic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8(3), 287.

  [5]Owings, D. H., & Morton, E. S. (1998). Animal vocal communication: a new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Yeon, S. C., Kim, Y. K., Park, S. J., Lee, S. S., Lee, S. Y., Suh, E. H., … Lee, H. J. (2011). Differences between vocalization evoked by social stimuli in feral cats and house cats. Behavioural Processes, 87(2), 183–189.

  [7]Coren, S. (2001). How to speak dog: mastering the art of dog-human communication. Simon and Schuster.Coren, S. (2001). How to speak dog: mastering the art of dog-human communication. Simon and Schuster.

  [8]Slobodchikoff, C. N. (2002).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prairie dogs. The cognitive anim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animal cognition, 257-64.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