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管供卵(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海量图片来袭,见证考古全过程)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09-23) 试管症状资讯 63 0

  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了!2月18日,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传来消息,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基本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

  五年考古挖掘,专家采用“排除法”解决了一系列疑问,地层关系清楚,形制初具轮廓,从文献、方位、考古发现等方面看,基本可以判断稷下学宫所在。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210米、南北长约190米,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发现四排建筑基址。建筑基址群处于封闭区域内,外围有墙垣与壕沟,其中壕沟与小城城壕相接为一体,建筑基址群与小城之间发现道路,向北通往小城西门,向南通往小城南门。

  2022年专家将继续对南门进行完整揭露,并寻找西墙垣和北墙垣,还将发掘遗址内建筑基址,进一步探明这些建筑的具体用途。

  齐国故城考古项目中,稷下学宫的寻找和确认,具有重要意义和无法估量的价值。稷下学宫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献虽对其位置多有记载,但其遗址究竟何在,却一直不为人知。

  史料记载,稷下学宫始建于公元前374年,因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存续达150余年。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一个同时具有研究院、大学堂、施政咨询等多种性质的机构,促成了天下学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文物不会说话,但考古人的双手可以在残存的基址和文物之中探寻,还原这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

  201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了一支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队,董文斌任领队。考古队平均年龄30岁,成员来自威海、临沂、济宁、德州、日照等省内各市。

  考古任务有期限,一个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争分夺秒。暑天高温,队员们光着膀子冒着酷暑,将工地上的文物一袋子一袋子扛出工地,身上的汗水在强烈的阳光下闪着光亮;冬天雪大,他们清理完地面厚厚的积雪照常挖掘。挖掘出的文物,要进行分拣分类,还要按年代、价值进行编号和登记。对有价值的文物和要复原的文物绘图,许多工作是在雨天、在八小时外去完成。

  去年9月25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考古发现专家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等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专题研讨。与会专家对该遗址与稷下学宫的直接关系给予了肯定,并就下一步遗址的保护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又让“寻找稷下学宫”更进一步,为遗址确认增添了砝码。

  “要加快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推动齐国故城遗址、蹴鞠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月18日,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对正在打造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深度挖掘城市文化价值、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突破行动的淄博来说,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同时,更对研究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图|齐国故城面纱已被层层拨开, 重大考古成果向世人展现。

  图|考古发掘现场鸟瞰图。

  图|不论雨雪天气、严寒酷暑,考古队始终坚持。

  图|发掘现场积水要及时排除,对考古现场的保护一刻也不能放松。

  图|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图|麦苗儿正在返青时节,考古队用洛阳铲勘探着这片神秘的土地。

  图|利用自己研发的信息系统进行海量数据处理比以往效率大幅提高。

  图|2400多年前城市排水管道的挖掘。

  图|挖掘出的在地下沉睡2400多年的城市排水管道。

  图|挖掘出的制造齐刀币的钱范。

  图|轻轻地刷除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瓦片上的泥土。

  图|考古队与北京大学教授在考古现场精心挑选检测样品。

  图|现场挖掘只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对文物的分拣整理编号更加细致入微。

  图|盛装文物的袋子也要精心设计。

  图|对出土文物进行逐一编号整理。

  图|精心挑选文物整理入筐上架。

  图|领队董文斌利用晚上的时间为队员进行例行培训授课。

  图|这是经过挑选进行归类上架的部分出土文物。

  图|文物要进行拓片,为以后发表考古成果提供图片资料。

  图|考古队员周世伟在查阅资料。

  图|张进成了队员和群众的义务理发师。

  图|手上被洛阳铲的礳磨出的水泡已经变成了茧子。

  图|潘永霞对文物进行精心绘图。

  图|野外的现场挖掘开展的热火朝天。

  图|野外露天考古的一些活儿群众也踊跃参与进来。

  图|考古队员们与参加考古工作的部分群众在考古现场留影。

  图/农村大众通讯员 宋新生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