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大助孕机构(守护新河 | 第一线!最前沿!社区来了一支志愿“铁军”)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08) 试管症状资讯 51 0

(来源:新河服务号)

原标题:守护新河 | 第一线!最前沿!社区来了一支志愿“铁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XIN HE JIE DAO——

岂曰独赴险,身后众兄弟。面对辖区疫情防控的紧张形势,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在这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法院、住建委以及小王庄镇雪中送炭、紧急驰援,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成为管控社区最坚实的防疫屏障,用“最美逆行”诠释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新区市场监管局:

用实干解决问题,用服务温暖民心

作为最先驰援新河的下沉干部力量,新区市场监管局抽调40名干部奔赴新河街道,对封控区域实行“24小时”无间断管理与服务,就地成立临时党支部,用责任与坚守筑起抗疫的“红色防线”。

面对封控区域的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市场监管局干部从新梳理脉络,“因地制宜”制定服务管理方案,每日核酸逐户上门、物资保障送货到家、生活垃圾及时回收、居民情绪疏导化解、卡口值守排班保障……面对一个个现实问题,干部们心中有数、手中有招,以充满人情味的管理和服务传递爱心和暖意,与全体居民一同汇聚起希望。

“94户居家服务、250公斤垃圾清运、86件物资运送……”驻守在百兴里小区的下沉干部胡志华,正与同组人员汇总着一天的工作数据。一连串数字背后,是防疫工作的效率与温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如何保障居家群众正常生活,是一道必须用心的“必答题”。

“他们是真的在为我们服务!”刚刚拿到救急药物的老人感动说道。在湘江里小区驻守中,下沉干部孙庚贵得知李广丽等4位老人的应急药物用完了,考虑到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紧急性,立即与同组队员们商议,与社区对接协调为老人们代买药品,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老人们的药物就直接送到了封控区门口,孙庚贵带领下沉干部们一起将药物亲自送到老人家门口。一场爱心的接力,温暖着老人的心,纷纷对下沉干部认真负责、热情服务表示感谢与赞扬。

“每个人都有自身困难,那就咬紧牙关去克服!”据了解,孙庚贵的爱人因病住院,他在草草安排好家里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到封控社区挑起组长的重任。在前来支援的下沉干部中,刘玮母亲病重,但接到任务却没有丝毫犹豫;王志强心脏不太好,但也克服身体困难,主动请缨要求下沉,他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我不上一线谁上一线”;雷志鹏自身也是刚刚做完肺部手术,克服着两个孩子年幼,老人病重等家庭重重困难,坚定奔赴一线……正是有了这些下沉干部“舍小家 为大家”的坚守,才为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力量和必胜决心。

新区法院:

念好“稳、准、狠”三字诀

闻令而动,迎难而上!新区法院第一时间派出10名干部下沉支援西江里小区,面对封控小区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法院干部们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坦然处之,提前谋划工作任务分工,拿出一系列稳准狠的应对措施。

以“稳”字为行动之舵。小区封控,如何保障居民正常生活是关键,既要稳定居民情绪,稳定物资供应,也要稳定社区秩序。法院干部向社区工作人员要来居民“台账”,第一时间通过打电话和微信群沟通等方式稳定居民的情绪,疏导心理焦虑。“24小时”驻扎值守,从“面对面”到“心贴心”,下沉干部迅速与居民熟悉起来。对于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一一记录,件件落实。为居家人员提供物资代购、物品代送、垃圾代投“三代”服务,帮助居民安心在家配合防疫。

以“准”字为行动指南。每日早6点的核酸检测,干部们5点便准时到岗做准备工作,试管、拭子、酒精、手消等提前分装打包,认真梳理居民台账,准确录入居民信息,协助医护人员上门采集核酸,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每天及时学习掌握最新政策,确保对于当前的管理制度领会到心、落实到位,对于居民的疑问耐心准确解答,消除管控小区的紧张情绪,让居民吃下“定心丸”。

以“狠”字为行动力量。在为民服务上下狠功夫。干部们主动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发送到居民微信群里,确保居民有任何困难可以第一时间联系,第一时间协调处理。对于独居老人,干部们主动联系其子女,确保及时准确的沟通。在制度执行上下狠功夫。对于高风险区的居民的出入政策,干部们严格执行,不留情面,不讲条件,切实管控到位。在克服困难上下狠功夫。无论外在环境、家中事务还是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困难,干部们都别无二话、主动克服,始终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新区住建委:

快速反应,化被动为主动

这是一场临危受命、以快制快、争分夺秒的抗疫阻击战。面对疫情复杂严峻形势,新区住建委分两批次抽调20名机关干部紧急驰援,与新河居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据悉,早在本土疫情之初,新区住建委便迅速贯彻区委、区政府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第一时间成立了全部由党员组成的住建应急队伍,时刻准备用实际行动践行住建人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得到支援新河的紧急任务,新区住建委迅速派出以住建执法支队何绍波为队长的第二小队火速驰援。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援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分为三个小组,迅速到达珠江里、岷江西里、四季雅苑三个点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到岗开始,住建委下沉干部便驻扎在相关管控楼栋门口的帐篷中,进行24小时驻勤值守,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要求。针对居民生活物资需求和垃圾堆积,下沉干部主动作为,严格按照防疫穿戴要求,统一时间点进行物资配送和垃圾清理。

为进一步科学防疫、有序工作,支援队还明确各自分工任务,左手拿着密封箱袋、试管和消毒液,右手拿着扫码用的手机,变身成“大白”,与医护工作者进入高风险区进行入户核酸采样工作。下沉干部驰援的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五层到顶。大家穿戴好全套的防护装备,变身为“大白”后,需要提着十几斤、几十斤不等的物资上四五个楼层,几十户人家。长时间的负重作业,待全部任务完成后,干部们穿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脱下装备后脸上和小腿上现出深深的勒痕,大家却没有一丝抱怨,“疫”无反顾、奋勇向前,用“逆行”身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小王庄镇:

既要“艰苦作战”,还得“巧思会干”

作为兄弟单位的小王庄镇也第一时间抽调精锐力量驰援新河,21名志愿者中,既有镇党委委员、科级干部,也有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带着多年基层防疫的经验方法,怀着对兄弟单位的深厚感情,与新河街道并肩作战,全身心投入到最紧急、最吃苦、最危险的抗疫前线。

面对陌生的小区环境,为便于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驻守西江里社区的郭延平与同组人员采用“地图作战”方式,手工绘制了每个小区地形图。每天,干部们便拿着“手绘地图”,提前设计好入户路线,从每天入户近四个小时,缩减到两个多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为隔离人员、失能人员等入户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保证。

“既要‘艰苦作战’,还得‘巧思会干’。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不抱怨、不畏难,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只为给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安全感。”小王庄镇的干部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既当“守门员”,又当“配送员”,大家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形成了从小区卡口到缓冲区域,再到重点楼栋的“接力通道”,全力保障隔离居民的生活物资和必要需求。有时,同一时间便有十几个包裹,干部们便通过小推车、轮椅等工具,实现高效转运,不仅节省时间,也大大降低了自身体力消耗。

对待工作事无巨细,对待群众贴心服务,这是居民对干部们的一致评价。当得知居住在岷江西里的李奶奶在家中意外摔倒时,马庆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居民家中查看伤情,帮居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待救护车赶到后,马庆与医护人员一起将李奶奶从三楼护送到救护车上送往医院。之后,马庆也持续打电话跟进情况,当得知李奶奶伤情无碍后才放下心来。驻守在震新社区幸福楼小区的李殿柱、郑栋阳、郭帅、孙浩然,已经成了居民熟悉的“四人组”,小区巡逻、卡口值守、核酸检测、物资运送,每一个点位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幸福楼作为老旧小区,老人和孩子较多,为了更加高效合理,减少排队时间,同时照顾到特殊人群,李殿柱合理分出区域,拿着喇叭逐栋楼门通知居民,组织大家错峰检测。筛查现场,队员们也是时刻留意、保驾护航,看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他们主动搭把手、上前搀扶,用暖心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立即挺身而出;逆行出征,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坚守一线点亮希望之光。感谢各支援单位、支援干部的担当之勇,奋斗之志,为新河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新河人民送来了爱与希望,也更加增强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胜信心和坚定决心。

来源/新河街道党建办公室

『新河街道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