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过评审!珠海将再添一张“国家级”名片!
珠海将再添一张“国家级”名片!
10月13日,
珠海通过
“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评审!
10月12日-13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开展的“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评审会,在斗门区“珠海白蕉海鲈主题馆”举行。评审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等流程,一致建议授予珠海市“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称号。珠海通过“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评审,将进一步助推2025年全市预制菜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目标的实现。
▲评审会在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区的“珠海白蕉海鲈主题馆”举行。梁冠贤/摄
珠海通过评审,
靠的是什么?
快随小布来一探究竟吧!
海鲈预制菜产业基础扎实
发展潜力巨大
珠海海鲈鱼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以斗门区“白蕉海鲈”为主的海鲈养殖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2021年产量达15.6万吨,位居全国首位;此外,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完整,区域产业集群明显,海鲈预制菜形态、产品不断更新……都为海鲈预制菜产业提供了竞争优势。
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珠海市海鲈预制菜产业基础扎实,品牌效应凸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科技支撑有力,发展潜力巨大,建议授予珠海市“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称号。
▲专家评委在建议授予珠海市“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称号的评审结果上签字。梁冠贤/摄
“2011年斗门成为‘中国海鲈之乡’,2019年珠海获评‘中国海鲈之都’,珠海的海鲈鱼品牌影响深远,现在即将添上‘中国海鲈预制菜之都’称号,对于珠海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说。
广东省海鲈协会会长刘强表示,省海鲈协会将借此良机,抢占预制菜产业风口,积极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弱助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富民兴村。“这个称号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评定,对珠海海鲈预制菜是一个肯定,是一个品质上的保证,对企业产品宣传将非常好。”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映辉说。
珠海海鲈预制菜产业将蓬勃发展
政策利好、规划落地、金融助力……以斗门“白蕉海鲈”为主打的珠海预制菜产业将蓬勃发展,这条鱼将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鱼”、乡村振兴的“希望鱼”。
今年6月2日, 《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正式公布,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等 11个产业园成功获批。按照《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概念规划》,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以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 31350亩为发展腹地,总投资近百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 1250亩,分三期建设。
▲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效果图。
9月21日,由珠海农商银行牵头6家珠海本土法人金融机构,成立珠海预制菜产业金融服务联盟,为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9月23日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后,南粤掀起了一股海鲈鱼经济热潮,珠海的海鲈鱼塘头收购价稳步上涨,走上更多的市民餐桌。
10月11日, 《加快推进珠海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公布: 力争到2025年,全市预制菜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若干措施》明确,规划建设以斗门区为重点、向金湾区适度拓展的预制菜特色园,三年内全市将新增5.0预制菜产业新空间用地4000亩,首期规划2000亩,为珠海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了“路线图”。
好风借力,扬帆逐浪。
“海鲈预制菜”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珠海预制菜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转发这个好消息!
更多权威信息,
请关注 ↓
文/珠海发布 张帆
部分图片来自今日斗门
编辑/陈淑娴
责任编辑/谭伟江
三审/张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