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309家世界500强与武汉牵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迈上新台阶
极目新闻记者李庆
通讯员陈颖 赵雪峰
近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上,武汉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孟武康介绍,随着武汉市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武汉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1014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364.89万人,净增350.89万人,累计增长34.6%。
武汉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资料图
309家世界500强与武汉牵手,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孟武康介绍,这十年,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7.4%。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10个城区经济总量过千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26万美元增长至2万美元以上,武汉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武汉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家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孟武康说,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大武汉”的吸引力更加明显,十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7万亿元,年均增速8.1%,实施市级重大项目850个,长江存储一期、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T4,天马G6、通用汽车二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0万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9家来汉投资、设立机构,中国信科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长江沿岸铁路集团等央企总部落户武汉。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1014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364.89万人,净增350.89万人,累计增长34.6%。
5大产业基地和4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武汉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武汉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9大支柱产业、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未来产业,重点培育“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3大万亿级产业。
孟武康介绍,十年来,武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11.1个百分点,达62.5%,15家企业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6个服务业集聚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园区,纳税亿元以上楼宇达83栋,武汉进入服务经济新阶段;在新兴产业方面,形成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集成电路等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国之重器是“大国工匠”,是国家与民族硬核实力的体现,武汉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等5个国家级和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新型材料、深部岩土力学、遗传机理、生物育种、脑科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形成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拥有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92家、企业技术中心294家,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
超“米”字型高铁枢纽助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这十年,武汉全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迎来新发展,建成投运天河机场T3航站楼和交通中心,开工建设第三跑道及配套设施;启动高铁“三线三站一桥”、沪汉蓉、武汉枢纽直通线建设,加速构建以京广高铁、沪汉蓉铁路、汉十高铁、武九客专为骨干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网。同时,加快长江航运中心建设,阳逻国际港集装箱水铁联运二期工程试运行,新增5条长江桥梁隧道,双柳长江大桥启动建设。城市交通方面,武汉地铁从无到有、从线到网,通车线路11条、通车里程达435公里,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五、世界前十,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与此同时,武汉积极融入城市圈发展,5条城际铁路投入运行,地铁11号线三期鄂州葛店段开通运营,50条断头路、瓶颈路启动建设,41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公共服务“九同工程”和便民服务“五卡通用”有序推进,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医疗服务跨城共享。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即将获批,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全流域联动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年均增长8.3%
这十年,武汉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绿色发展趟出新路子,2018年成功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城市。武汉市聚焦水环境综合治理、科教资源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模式,全面推动6大示范区建设,科技助绿培育发展新动能、“人机共治”智慧治水等模式获得国家推广。
同时,加快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全面实施“十年禁渔”,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提升至Ⅱ类,达到20年来最优水平。从环境治理到经济发展,武汉奋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在汉设立,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0.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5.2%。
这十年,武汉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武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7元,是2012年的2.04倍,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9元,是2012年的2.43倍,年均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2年的2.42: 1缩小为2021年的2.03: 1,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十年来,武汉全面推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一老一幼”服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5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近70%,0-3岁婴幼儿托位数量约2万个。
(来源:极目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