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十名肺肿瘤患者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开展的免费肿瘤筛查系列活动中
完成早诊早治,
切实提高了今后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
今年8月9日,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正式启动了“十万人群免费检查,
千万惠及万州百姓”
肿瘤筛查系列活动。
第一站走进了钟鼓楼街道,
开展的是“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社区行活动”。
由该院胸外科、呼吸科、
肿瘤科、影像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
以肺部低剂量CT检查的方式,
对钟鼓楼街道辖区居民进行免费筛查。

此次钟鼓楼街道参检人数1345人,
其中最小年龄48岁,
最大年龄80岁,
平均年龄60.7岁。
筛查结果显示,
肺结节4级及以上检出81人,
其中9人术后确诊为早期肺癌,
1人确诊为良性肺错构瘤。
截至10月13日,
这10人均已完成手术,
远期预后效果良好。
市民肖先生就是此次公益活动的
首批受益者之一。
据肖先生自述,
今年54岁的他已有30年吸烟史,
每天30至40支。
8月10日,
筛查中发现他
右肺上叶混合磨玻璃结节,
考虑可能为恶性肿瘤,
随即入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经MDT团队讨论并制定出治疗方案后,
8月18日,
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胸外科
经单孔胸腔镜行
“右肺上叶切除伴淋巴结清扫术”,
该术式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
创伤小,恢复快。
在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
患者术后3天康复出院。
患者术后确诊为肺腺癌 T1cN0M0 IA3期,
经过手术治疗后后期无需放化疗,
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早期肺癌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过去,很多肺癌患者都是
在出现了咳嗽、咳血或胸痛等症状后,
去医院就诊时已属于晚期,
失去了手术机会,
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令人惋惜。”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胸外科主任余鑫介绍,
相关数据表明,
当患者病情处于0期至1期,
大多数治疗之后五年存活率
预计可以达到85%以上。
如果没有提前发现,
肺癌患者五年存活率仅在10%~30%之间。
余鑫表示,
如果患者能够在产生症状之前
就早期发现肿瘤,
其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与
症状产生之后再治疗是天差地别的,
因此,
早筛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此次筛查由专业医生团队
通过规范筛查、系统评估、
精准诊断、科学指导、全程管理,
达到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目的,
切实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据介绍,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作为重庆市卫健委评审通过的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
肺结节与早期肺癌专病临床诊疗中心,
积极履职,
通过肿瘤筛查系列之
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公益行动,
希望能为更多市民提供健康支持,
促进健康中国、健康重庆建设。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