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扫码看更多内容
冰川被称为“固体水库”“生命之泉”,冰川是如何形成的?冰川有什么作用?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冰川的冰是高山上的粒雪加厚密实的结果。粒雪,就是雪花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这种雪就是冰川的“原料”。堆积粒雪的山坡洼地被称为粒雪盆,这就是冰川的发源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彼此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是乳白色,经过漫长岁月,变成晶莹透彻、蓝色水晶一般的老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延伸,形成了冰川。按规模和形态划分,冰川分为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
全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被冰川所覆盖,四分之三的淡水资源储存于冰川之中。作为地球的“固体水库”,冰川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冰川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变化对全球水资源影响深远。
我国是世界上除北极和南极之外最重要的冰川集结地,也是中、低纬度冰川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众多冰川每年可提供600多亿立方米的淡水资源。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冰川分布区之一,共有1.8万多条冰川,均为山岳冰川,集中分布在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冰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冰川融水占地表径流量近三分之一,是天山南北广袤绿洲最重要的水源保障和命脉,被称作“生命之泉”。
1号冰川位于乌鲁木齐市区西南120余公里处,是世界上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80万年的历史。由于现代冰川类型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1号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是我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近年来的观测研究发现,1号冰川退缩严重。为保护干旱区的这些“固体水库”,新疆已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取缔了冰川旅游。
气候变暖使得全球绝大多数冰川面积和厚度都在缩减。因此,保护冰川,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自治区科协提供)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